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37节:三批:过度娇惯溺爱(7)

  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慷慨激昂地陈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掷地有声的话是否能让我们警醒,我们该为国家培养怎样的年青一代?我们的母亲们是不是要承担教育出"垮掉一代"的责任呢?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太轻松优越的生活,太多的宠惯会让他们患上"软骨病",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需要社会的历练,需要风雨的吹打,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什么是爱孩子,每一个母亲都有不同的体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溺爱不是真正伟大的爱。在中国,许多母亲给孩子的爱都仅仅局限于表面。

  比如,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被人看不起等,这些事情本来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样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做人的起码道理,但是,我们的母亲们往往用包办代替来解决问题。以为替孩子做了,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累了,殊不知,孩子在安逸面前逐渐地失去了能力,失去了品格,这样的爱能说是伟大的吗?

  真正的爱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让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己去创造人生和财富。

  "因为我非常爱你们,所以我决定:你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这才是对伟大母爱的诠释。

  ■

  娇惯迁就出来的孩子,一是寄生虫,二是小霸王。

  ■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物质要求也应得到相应提高,这也无可厚非,但母亲们望子成龙的心情日益迫切,为了孩子,苦了自己,一味娇惯孩子,迁就孩子的各种要求,使孩子养尊处优,一个个变成了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公主"。

  我的一个朋友,女儿都上中学了,从来没有独自在家里待过。暑假的一天,父亲出差了,母亲有事要出去很长时间,不得不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因为不放心,临走时母亲对她是千叮咛万嘱咐,可是傍晚回到家一看,孩子昏沉沉地睡在沙发上,腮边还挂着泪。叫醒了问她这一天怎么过的,个头都快比母亲高的女孩子哇哇大哭起来。

  原来妈妈给她准备的午饭,因为不会放到微波炉里热,就没有吃。饿着肚子什么也干不下去,没办法想起泡方便面吃,结果不小心让开水烫伤了手。想给妈妈打电话,又觉得没面子,就这样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她扑到妈妈的怀里,委屈地哭着:"妈妈,我饿!"闹得妈妈像哄三岁孩子一样哄了她很久。

  我女儿班上有好几个这样的孩子,每天上学必须带饮料,白开水是不喝的。对于孩子的这种非分要求,他们的母亲竟然有求必应,从不打折扣。

  一天,我送女儿上学,在学校门口和女儿告别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小男孩拽着他妈妈的手在哭,而且还不断地跺脚、耍横。他妈妈一脸无助的表情,想发火又憋回去了,只是一个劲地哄劝。

  从谈话内容中我了解到,原来是孩子的母亲今天忘记给孩子带饮料了。孩子到了学校门口发现书包里没有每天必带的饮料,就缠着妈妈去买。而妈妈又没带钱,就劝他说,上午渴了就先喝水吧,等中午来送饮料给他。可孩子不干,于是乎就哭闹。

  我一直在旁边观察,直到看着那个妈妈找着个熟人,借了钱买来了饮料,把孩子送进了校园。这样如此无原则地迁就孩子,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来呢?

  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妇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

  因为儿子在家"赋闲",没有工作,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聊天、打牌、玩游戏。父母不堪继续供养他,催促他找工作,可他没有勇气接受用人单位的种种考核。没办法,母亲只好跑出来代儿子求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