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34节:三批:过度娇惯溺爱(4)

  以身示范,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培养孩子一定要科学而理性。

  ■

  包办代替将剥夺孩子生存之能。

  ■

  现在流行一句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比孩子能干的母亲,出于爱子之心,恨不得为孩子做一切事情。她们处处照顾孩子,更是时时保护孩子。由于母亲太"能干"了,太"勇敢"了,以至于剥夺了孩子锻炼自我的机会,压制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精神。

  所以在"勤快"、"勇敢"、"能干"的母亲身边,大多是依赖性强、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挑战精神的孩子。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懒惰、怕吃苦、自理能力差。

  上海宝山区曾对500个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27%不会洗脸,37%不会穿衣服,66%不会扫地,97%不会整理书包;中年级学生92%不刷碗,95%不整理房间;高年级学生93%不会烧饭,97%不会钉纽扣。

  那么,是这些孩子一开始就好吃懒做不愿意自己做事吗?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其实这些孩子大部分有过尝试自己做事的冲动和好奇,但我们的母亲们往往在这时不遗余力地把孩子这种自立的思想萌芽给扼杀掉了。而且理由种种:

  "孩子还小,自己哪能做好,还不如咱大人代劳,反正也不费事。"

  "做饭?得,别回头把房子点了,我可不放心。"

  "正长身体,累坏咋办,就这一个宝啊,咱有条件犯不着吃苦,有保姆不用还闲着啊。"

  "嘿嘿,成功人士就得让人伺候着,我们先培养一下气质,穷孩子才一天什么都自己干呢,那是生活所迫。"

  "自己小时候就什么都干,怎么忍心让孩子受委屈,咱能做的就替他做了吧。"

  "他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啥活也不需要他干。"

  上面是在和孩子母亲沟通中听到的一些解释。东子就不明白了,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他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哪个成功人士的事业不是靠自己脚踏实地一点点做出来的?你能把孩子一辈子都护在翅膀底下吗?想想他们离开你们是否会寸步难行,到时候恐怕母亲们就该后悔当初的过分庇护了。

  ①一个平常的日子,一所普通的学校,可是门口站满了拿着扫帚、抹布、铁锹等工具的孩子妈妈。这是干什么呢?一问才知道,今天学校要大扫除,要求学生带工具来打扫卫生。于是乎,妈妈们请假的请假、旷工的旷工,出马上阵、卷袖子干起来。孩子呢?或站旁边观看,或干脆跑到操场上玩去了。

  ②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普通的孩子和妈妈。妈妈劳累了一天,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先看孩子是不是在写作业,然后忙着做饭、招呼一家人吃饭,孩子刚一吃完,马上催孩子接着写作业,自己一个人收拾了餐桌,然后也坐到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学习。

  孩子忙完了,妈妈则麻利地打来洗脚水,看着孩子洗脚,然后帮孩子把脚擦干净,端盆走的时候顺手把孩子脱下的袜子带走、搓洗干净。转身进孩子卧室,铺被、整理床铺,将孩子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找出来放在床头,然后唤孩子睡觉。孩子躺下了,妈妈则为孩子装书包……

  ③舞蹈教室里乱哄哄的,大人孩子忙成了一团。要上课了,需要换舞蹈服啊,结果所有的妈妈都在手忙脚乱,所有的孩子都笔挺挺地站在那里,任由妈妈扒下自己身上的羽绒服、毛衣、毛裤,然后套上舞蹈服、舞蹈鞋。有的妈妈手脚慢了,孩子一脸不耐烦地催促:"能不能快点啊?真慢!"

  下课的时候,照样又是一通忙活……

  我所列举的这些场景,普通又普通,常见又常见,相信很多妈妈看了会莞尔一笑:这不就是说我吗?

  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在逐渐扩大。母亲们把这视为对孩子无私的爱。实际上,看看"溺"字的写法,当"爱"泛滥成灾,如水一般淹没了孩子,那么孩子得到的只是一个"弱"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