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70页
十、新举人入监受刑(2) 杨乃武此时已是新中举人,照例不跪,立在下面。 刘锡彤把惊堂木拍得山响,喝道:“杨乃武,你尚有何说,快些从实说来,怎地起意,因奸谋毙葛品连的性命。” 杨乃武听罢,哈哈笑道:“老公祖,我毒死葛品连,可是你亲眼看见的吗?既然没有凭据,为何要凭空诬我?” 刘锡彤听杨乃武仍是桀骜不驯,想起来前仇旧恨,早就忿火中烧,喝道:“杨乃武,葛毕氏已招得明明白白,是你亲手授给她的砒药,四邻、干证也都说你与葛毕氏暗有往来,你还想刁赖不成?若是好好招出,本县还能为你存些体面。” 杨乃武道:“晚生又没有做过这事,说些什么出来。” 刘锡彤见杨乃武不肯招,又不能动刑,一指小白菜道:“葛毕氏,你把杨乃武怎样命你毒死丈夫,同杨乃武对来。” 小白菜见了杨乃武,又羞又愧,但她听了何春芳的恐吓,要救自己的性命,免受千刀万剐之刑,又怕刘锡彤再给自己上刑,不得不把天良泯绝,向杨乃武道:“二少爷,事已至此,便说了吧。” 杨乃武听得小白菜果然攀咬自己,牙齿咬得咯咯响,忍不住向小白菜骂道:“好一个没良心的淫妇,我当初怎样看顾于你?你我又定了什么约定?怎么都忘得一干二净。 今天不思报答,反将这般事情攀供于我,你的良心何在?” 小白菜被杨乃武说的惭愧,再不敢说话,低了头不再言语。 刘锡彤见了,暗叫声不好,害怕小白菜良心发现,当堂翻供,再将何春芳卖出来,那还了得,忙把惊堂木一拍道:“好个杨乃武,竟敢仗着科举威势,咆哮公堂。 我也知道你是个新科举人,不把我小小县令放在眼中。 但你如今犯下重法,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本县也顾不得体面。” 说着,即命人将杨乃武与小白菜各自收监,其他人证回家听候传讯。 又命何春芳写下一角文书到学府中,呈请浙江学政将杨乃武的举人功名革掉。 浙江省学政胡瑞澜,是个道貌岸然,张口闭口不离尊礼守教的老学究。 一听本省出了这么大一件有伤风化的事,立刻大怒,马上批准斥革。 批罢回文之后,余怒未尽,又写下“正身洁己,不以财色经怀;敦品励行,当以作人为先。” 二十个字,命通令全省学子要以杨乃武为鉴。 十月十五,刘锡彤接到学台回批,立刻将命差人把杨乃武的举人素金顶剥下,带到大堂。 刘锡彤将惊堂木一拍道,喝道:“杨乃武,你怎样与葛毕氏通奸,又如何把葛品连谋死的?从速招来,免得皮肉受苦。” 杨乃武见自己十年寒窗的功名,就这样轻易被刘锡彤断送得干干净净,又悲又愤,将刘锡彤恨得咬牙切齿,站在堂上立而不跪,只道:“如今你非要置我于死地,我便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刘锡彤喝道:“不上刑具,谅你也不肯招出。” 当即喝命差人把杨乃武按倒在地,先打了三十大板。 杨乃武自出生以来那里受过这般苦痛,只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横飞,趴在地上,爬不起来。 刘锡彤喝道:“这只是小试牛刀,你若不把毒死葛品连的情由,从实招出,莫怪本县一会儿大刑伺候。” 杨乃武忍着疼痛道:“这事情一点儿影踪全无。 你想叫我招出些什么来呢?” 刘锡彤听罢,也不再问,又将一支签扔下来,吩咐给杨乃武上三木大刑伺候。 顿时堂下呛啷一声,扔上一付三木夹棍,两旁差人走将上来,把杨乃武靴袜扯去,双足套在夹榻之中,一起喝道:“杨乃武,快些招吧,免得受这些零碎苦处。” 见杨乃武并不说话,遂将夹棍一收,只痛得杨乃武两目昏花,眼前金星乱迸,大叫一声,已昏了过去。 上刑的衙役松去夹棍,又有一个差人早备了一碗水,过来把水将他喷醒。 刘锡彤再问杨乃武,却仍是不招。 刘锡彤又让行刑,如此三番,将杨乃武折腾得死去活来,面色昏黄,气息奄奄。 刘锡彤一见,知道不能再用刑,怕杨乃武受不住死在堂上,没了口供,还要连累自己担带。 即命差人把杨乃武先行收监,自己退堂。 杨乃武被押回到监中,只觉双腿如过火一般,疼痛不止,不住的呻吟。 心中也颇不平静,一会儿想小白菜过于绝情,竟不顾过去情义,一张红口白牙,随意攀诬自己,咬定了自己不松口,不知是何缘故;一会儿又想她应当是熬刑不过,又不知道按大清律例谋毙亲夫者当受凌迟之刑的厉害,才会这样做,倒是情有可缘。 又想到刘锡彤一定要将自己置于死地,恐怕即使是熬刑不招,刘锡彤也不会放过自己。 说不定刘锡彤为着以前结下的仇怨,在狱中将自己暗暗戕害,那时即便是有冤也无处伸了。 想来这里不过是个知县衙门,只能拟结,不能定案,将来到了按察使司衙门再申冤不迟。 正在胡思乱想着,听远处监牢的大门响动,狱卒领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那人走到近前轻轻唤道:“二爷,我来看您来了。” 杨乃武见是自己的管家王廷南,急忙爬到狱栏前,道:“你可来了……”话没有说,却已经流出泪来。 王廷南也哭道:“二爷,这是从哪里说起?真是飞来横祸啊。” 二人对哭了一番,守监的狱卒道:“有话快说,一会儿若有查狱的来,你我都不好过。” 王廷南掏出十块银元放到他手中道:“麻烦几位老哥在外边放放风,我们略说几句话就出来,决不连累。” 狱卒方才已经收了十块银元,这回见又送过来十块,顿时眉开目笑道:“我代几位兄弟谢过了。 你们慢慢谈。” 杨乃武待狱卒走远了道:“廷南,你且别悲伤。 这一回的事情,也是命中注定。 我和知县刘锡彤,之前便结了仇怨。 所以他要借此事陷害于我。 若熬刑不招,不过白受苦楚,说不定刘锡彤恼羞成怒,还要暗害于我。 看来只有从上面翻案才能成功。 你要报给家中我姐姐叶杨氏和二奶奶杨詹氏知道。 让她们一面速去杭州与同年好友姚士法联系,到省里诉冤;一面赶到京城与族叔杨增生商量,他在都察院经历厅任六品经历,官虽不大,但认识的京官却不少。 都察院又向来是核准、参审重大案件的衙门,有族叔说项,大概此案能有转机。” 王廷南道:“二爷,您放心好哩。 既然刘锡彤一定要同您做对头,二奶奶和姑奶奶就是倾家荡产也得给您伸冤。 这里我不能多来,家中的事,有我全力操持,您尽可以放心。” 杨乃武又道:“我姊姊比了二奶奶能干得多,你去转告姊姊,诸事要请她照应。 就是我万一冤沉海底,家中各事,都得仰仗姊姊了。 孩儿年纪尚小,要好好当心。” 王廷南听得,洒泪道:“二爷放心,我就回去报信,您要自己保重,吉人自有天相,二爷又没干这般伤天害理的事情,将来自有水落石出雪冤的一天。” 又把身旁带的几十块钱交给杨乃武,作为监内使用,方匆匆的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