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70页

八、刘知县欲报前仇(2)


  而且,杨乃武在杭州府内,朋友又多,名声也不错,刘锡彤无奈之何,也只好暂且罢手。

  但他没想到,他不找杨乃武的麻烦,杨乃武却自找上门来。

  刘锡彤到了余杭县之后,贪性不改,对余杭百姓仍是横征暴敛,疯狂剥削。

  仓前镇是漕米集中的地方,百姓完粮,陋规极多。

  交银子有火耗,交粮米有折耗,这也就罢了。

  但刘锡彤来了之后,命令收米的衙役在量米时候还要“淋尖踢斛”。

  就是老百姓交纳粮食时,谷物要在官家收粮的斛中堆起成尖,然后由收粮的小吏仓斗级用脚踢上三脚,将斛踢平。

  溢出来的谷物不许纳粮人扫回去。

  这些多收来的谷物,便由刘锡彤和下属私分了。

  刘锡彤专门从四处搜罗来踢斛的行家,淋尖的老手来作仓斗级。

  这些人只这么踢上三脚,起码每石正收要踢掉四五升尖米。

  弄得当地百姓实在是吃受不住,有人只好另外交钱给仓斗级,以求他们少踢出一点淋尖,有人则不得不花钱请有势力的人代为交米。

  一时间余杭之县,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杨乃武实在看不下去,便代交粮的百姓写下状子,向县衙陈诉粮胥克扣浮收的情形,请求官府剔除钱粮积弊,减轻粮户额外负担。

  指使淋尖的正是刘锡彤,杨乃武这么做无异于与虎谋皮。

  刘锡彤便以其吵闹公堂,目无王法,赶了出去。

  杨乃武又上告杭州府,但此时的知府已不是数年前做老师的知府了,换上了一个叫做陈鲁的人。

  状子递上去之后,如泥牛入海,毫无声息,余杭钱粮舞弊如故。

  杨乃武愤愤不平,于夜间在县衙的墙上贴上一副对子:“大清双王法,浙省两抚台。”

  因为清朝明令禁止量米时用脚踢,浙江巡抚也有布告,溢出的米准许粮户扫回,不得私自收取。

  但余杭县却置大清王法和巡抚法令于不顾,坚持踢斛的作法。

  所以被讥作一个大清有两个王法,一个省里有两个抚台。

  这个对联传到巡抚耳朵里,竟然有了作用,还专门派人来余杭县查问此事。

  幸亏刘锡彤上下打点,才没有再丢了顶戴。

  自此以后,新仇旧恨加在一块儿,这冤仇便结得相当深了。

  这一回听说杨乃武与小白菜有些不清不楚,突然心念一动,知道公报私仇的机会来了,便有心将杨乃武也扯进此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