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125页

“我认为地球是动的”:哥白尼(1)

“我认为地球是动的”——[波兰]哥白尼(1473~1543)

  夜空烂漫,繁星点点。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独坐在窗前出神地凝望着星光闪烁的夜空。这时,他的小哥哥走了过来,不解地问:“你常常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虔诚?”

  “不,哥哥,”小男孩摇摇头,“我在观察天象,想探寻天上的奥秘。”

  “什么?你要管天上的事情?夫上的事情有神学家操心,你又怎么能干预?”哥哥不以为然地说。

  “为了让人们不再害怕天空,我要一辈子研究它!我还要叫星星同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向。”小男孩把手握成小拳头并举过头顶,脸上的神情激动而又严肃。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近代天文学奠基人——尼古拉•哥白尼。

  对天文学的浓厚兴趣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是波兰天文学家。1473年2月19日他出生于波兰维斯瓦拉河畔托伦城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极有才干的商人,曾担任过托伦古城议会的议员。母亲巴巴娜则是名门闺秀。哥白尼共有四个兄妹,他的童年是在幸福中度过的。

  哥白尼的故乡托伦是一座美丽而富饶的城市。它位于波兰的第一大河——维斯瓦拉河畔。幼小的哥白尼常站在河边观看日出日落,从朝至夕不知疲倦,晚上则静坐在窗前凝视那碧空的繁星。年幼的哥白尼不仅对天文很感兴趣,有时还缠着父母给他讲太阳和星星的故事。面对那茫茫的宇宙,哥白尼发誓:“一定要向这‘无限’挑战,以解开宇宙之谜。”

  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担任他的抚养人和监护人。舅父乌卡什•瓦兹洛德是学识渊博的瓦尔米亚主教。他特别疼爱两个外甥,不仅为他们安排了舒适的生活条件,还提供了大量有关天文学、文学、绘画、雕塑、数学和音乐等方面的书籍,使哥白尼从小就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日后在众多领域中取得杰出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491年,18岁的哥白尼来到波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克拉科夫,就读于当时全欧闻名的克拉科夫大学,开始他的大学生涯。在大学期间,哥白尼初步接触了天文学,并掌握了拉丁文和基础数学。他还收集了许多有关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书籍。哥白尼对天文学的终生兴趣就是在这个时期确立的。可是,由于当时教会、世俗的压制,哥白尼并没有选择天文学,而是选择医学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他在克拉科夫大学获得的是医学证书。

  1496年,哥白尼征得舅父的准许,来到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意大利留学。哥白尼先后在波伦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学习医学和法律,同时研究数学和天文学。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杰出的学者和艺术家,接触到一些不受教会权威影响的自由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哥白尼系统地学习了托勒密的地心学说,并对这一理论有所怀疑。

  1506年秋,哥白尼返回波兰,此后他便一直留在舅父身边,直到1512年舅父去世。哥白尼回国的时候,正值瓦尔米立地区的困难时期。哥白尼忙于为舅父出谋划策,解决各种棘手的国家大事,因而没有多少时间能安静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从1512年起,他一直在弗洛恩堡教堂任牧师,但大部分精力倾注于天文学研究。

  1543年,哥白尼的天文学巨著《天体运动论》在朋友的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出版。5月24日,当印出的第一本书终于放在老人那无力的手中时,哥白尼却因脑溢血和右半身瘫痪永远地离开了人间。冲破中世纪的神学教条

  哥白尼是一位出类拔萃、多才多艺的时代巨匠。他不仅是一名有威望的、广享盛誉的医生,还是伟大的数学家、经济学家、地图制图家和翻译家等。然而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并非由于他在这些方面的业绩,而是由于他在天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

  早在古希腊时期,围绕地球形状、地球是动还是静、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样的等问题,曾产生了诸多天文学理论。

  毕达哥拉斯大概是第一个提出地球是圆形的人。他认为圆形的地球在日夜不停地围绕中心火旋转,不过这个中心火并不是指太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并科学地论证了这一论断。但他们认为这个球形的地球是宇宙的绝对中心,是静止不动的。这是最早的地心说理论。

  而后,古希腊的阿利斯塔克又提出了第一个日心地动说的假说。他认为地球每天绕自己的轴转动一周,每年沿圆周轨道绕太阳旋转一周,太阳是恒星不动,而地球和行星则以太阳为中心做圆周运动。恩格斯称阿利斯塔克为“古代的哥白尼”。

  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的地心学说经过后来者的补充,发展为本轮、均轮和偏心圆宇宙体系,即:行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大圆圈为均轮,各行星沿一个小圆匀速运动的圆圈为本轮。后来,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系统全面地总结以往天文学成果的基础上,集地心学说之大成,创立了以“地球中心说”的宇宙观念为基础的托勒密体系,从而把地心学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进步。

  托勒密体系能用来观测行星在将来某时进入的位置,其精确度就当时而言是较高的。托勒密还命名了48个星座,这些命名至今还在沿用。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固定中心,太阳和诸星宿都环绕地球运行,在这一前提下,托勒密把本轮、均轮说和偏心圆说以及他自己设想的等距离偏心点说三个概念融合在一起,用来解释天体运动。托勒密用了80多个圆描述天体的运动。而在他之后,为了对新发现的天体现象做自圆其说的解释,其追随者又不得不在这个体系中没完没了地增加圆圈,使得这个体系庞杂烦琐,而且推演结果屡屡与实际不符。尽管如此,托勒密的体系仍在当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赞同。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那时的人只能立足地球观察天体,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仿佛是在绕地球旋转,而且人站在地球上又感觉不到任何转动的迹象。另一方面,地心说确立了地球的中心地位,地球成了宇宙之王,受到群星的拱托。这象征着世俗对统治者的崇拜与尊敬,因而它又得到了当时统治者和教皇的大力支持。就这样,地心说一直在天文学中居于统治地位长达1500年之久,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取而代之。

  在愚昧而残酷的神权统治下,托勒密体系成了天文学中的“圣经”,谁都不能也不敢去怀疑它。谁怀疑这一理论,谁就会被判为异端,遭到迫害。尼古拉•哥白尼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历史氛围中开始他那孤独而又艰辛的修正天文学的历程的。

  “日心说”代替“地心说”

  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哥白尼就对托勒密的学说有所了解,他还接受了托勒密描述行星运动的几何图解法。但当他对整个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时,便发现地心说漏洞百出。他说:“他们就像这样一种艺术家:为了要画一张像,从不同的模特儿身上临摹了手、脚、头和其他部分,然后不成比例地凑合在一起,尽管每部分都画得极好,结果却很不协调,画出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个怪物……”在大学时,哥白尼结识了波兰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亚尔培•布鲁科夫斯基,并成了他的得意门生。布鲁科夫斯基是位视野开阔、知识渊博的学者,也正是他最早在青年哥白尼的心灵深处播下了怀疑的种子唯哥白尼在老师的启发与鼓励下,终于冲破传统禁锢,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要知山中路,须问打柴人”。哥白尼清楚地知道,要建立一种与地心说不同的体系,就得了解古代的各种天文学观点。为此,他广泛涉猎各种古典文学作品,刻苦钻研古代哲学家和天文学家的论著。在前人的著作中,哥白尼发现,曾有不少人隐晦地提出地球可能是绕自己的轴心和围绕太阳旋转的,这给了哥白尼很大的启发。1507年,当他在计算行星位置的图表陷入困境时,他开始设想抛弃地心说而采用日心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