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章 昔之得一者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得一与不二
古本的《老子》一书,只是标明章数,每章之前没有题目。万一要做标题的话,每章的第一句或第一字,就是最好的题目。以现代人著书的观念来看,好像《老子》这本书没有列纲领,很不科学。实际上,它科学得很,第一句话就是它的纲领,就是它的科学。你不相信的话,去翻阅一下很多章的第一句话,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好像与后面文章含义合不拢来,而这第一句话就是全章的纲领。像这里要讲的第三十九章,就是讲“得一”的重要。www.zhlzw.com
“一”的道理,在上经讲“道”的时候已经讲到过,现在再加以解释。后世学道的人,不传“道”而传你“得一”。“得一”就是“守窍”,有些是叫你守丹田,有些叫你守海底,有些叫你守心窝,有些叫你守背脊骨后面的某个骨节,各种花样都有。www.zhlzw.com
曾经有一个人,当年身体不好,老师告诉他守一个地方,他成功了,便拿着鸡毛当令箭。这些实在都不是“一”。“一”也是个代名词,专一是无处所的。所以,佛家讲修定,定在哪里?定在专一;道家讲的是静,静在哪里?静在专一。“一”在哪里?一在零那里,那个零就是“一”;零又是空的,清净无为,那才是“一”,你有个“一”可守的话,那就是“二”。你想想看,打起坐来还去守一个“一”,那不
是成了“二”吗?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出来又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不就又变成“三”了吗?佛学说学“空”,你盘起腿来找“空”,那早就是“有”了。“空”不一定要盘腿,所以,有一个地方可以守,那早就是“二”了。
道家讲“一”,佛家讲“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不二”就是“一”,本来很简单一句话,一玩弄文字就看不懂了。所谓“不二法门”,一个叫做“一”,一个叫做“不二”,“不二”就是“一”,难怪庄子讲了一个故事笑一切世人。庄子说,有一个养猴子的老头子,养了一群猴子,每天早饭给猴子三个芋头,晚饭四个。有一天老头子忽然改变生活方式,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很生气,抢着要来揍那个老头子。老头子说,不要吵,明天还是照旧早晨三个芋头,晚上四个,仍然是一天七个,不多也不少。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他就发疯了。所以,“得一”也好,“不二”也好,都是一个东西,都是一个零,这里头有很多道理,发挥起来就很多了。
“天得一以清”,天气不一当然不清,天气往往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就叫做阴阳怪气的天气。人生一辈子难得看到几次天清气爽,万里无云,那才舒服。“地得一以宁”,像我们新时代的建筑,马路一天都不宁静,这里挖一个坑,那里掘一个洞,所以,都不宁静。www.zhlzw.com
“神得一以灵”,一般人打坐修道,佛家叫修心,道家叫炼神,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神是什么?就是人天生本来的,人只要能专一,就神灵了,灵敏就通了,叫做神通,神而通之。有人问学神通有什么方法?假如学神通还有_一个方法,那就不叫神通而叫鬼通,叫乱通。很多人偏要去。学通灵,这些人叫做自找烦恼。一个人不好好地学做人,非。要去学做鬼、学神明、求神通,那是不想做人了!所以,神真得一,一定就宁静。孔孟之教,《大学》之道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而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走这个路线。www.zhlzw.com
“谷得一以盈”,山谷里头得什么“一”?山谷中一样东西都没有,空空洞洞。不过,真正的空空洞洞,就充满了一。切的功能,有无比的价值。你懂了老子的道理就懂了道,真正空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充满。www.zhlzw.com
“万物得一以生”,天地万物就是得道的功能,生生不息,做事业的帝王们,“得一”就统一天下,就天下太平。www.zhlzw.com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在做人做事方面,必须达到了这个程度,“其致”,就是做到了、就成功了。下面正反两面的解说,只要念过就懂了。
从低下为基础的高贵
“天无以清将恐裂”,太空永远是清净的,人类现在用自己的聪明,科学的发明,扰乱太空;但太空力量大,扰乱再多却会拨回转来。如果扰乱太空过分厉害的话,人类也只有毁灭自己了。
“地无以宁将恐发”,我们生活居住的这个大地,本来应该是平静安宁的,可是地球不断遭到人类的侵入,挖石油、采煤矿等,使“地无以宁”。大地不能安宁,“将恐发”,就难免发生地震、洪水各种灾难了。
“神无以灵将恐歇”,人的思想每天要做到清净无为,尤其现在工业时代,大家忙碌得喘不过气来,一天之中,尽可能休息几次,所谓养养神。以现在的名词,脑筋多几次时间休息,让脑筋空空洞洞的,什么都不要想,智慧才会出来,才能更灵敏。如果精神每天不收敛一下,不做到灵敏,那么“将恐歇”,最后昏头昏脑,头脑崩溃了。
“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前面说“谷得一以盈”,空灵中充满功能,这个宇宙生生不息,如果没有功能充盈,万物不再生,恐怕一切就灭绝了。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过去做领导的人,不可思议,所以皇帝的位置崇高无比,为“九重天子”,形容其高贵。《汉书》有“千金之子不垂堂”,九重天子是不轻易出现的。侯王为什么是高贵呢?不高贵就会跌倒,那岂不就完了!
这是个相反的说法,也就是说,现在把“一”当作形而下的讲。刚才讲它是个空,是个零,现在形而下讲“一”,不是空,而是有一个一定的原则、一定的戒条。如果做人做事,违反了这个基本戒条,就会造成错误,终归会导致失败。这是天地之常理,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又进一步地说明,真正的“贵”,“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人为什么会高贵起来?比如一个人,穷光蛋出身,打赤脚的到城市来,努力工作十年二十年后,到了掌控社会的经济位置,变成大富翁了。由富而贵,这个贵是在贫贱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努力而成功的。就像十二层的高楼,那么伟大崇高,也是从平地泥土开始的。所以,贵以贱为本,人不可以忘本,“高以下为基”,没有下面的基础,就不会有上面的崇高。www.zhlzw.com
中国的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晓得这个道理。“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中国上古的文化,当皇帝的人常自称“寡人”,认为称孤道寡,又称孤家,就是自认德行不够的意思。以现在的语言讲,就是“我太浅薄了,我自己德行不够”。如果我们把现代语翻成古代的话,那么现在假如有一个皇帝,应该自称为“浅薄”,将来老百姓就不敢自称“差劲”了,因为那个称号是只能给皇帝用的。
“自谓孤、寡、不谷”,这句话严格地讲,“不谷”更难听,意思是没有吃饭的资格,对自己薄到这种地步。外国人常说,中国的古代帝王很专制。我很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上古时候的帝王,不专制,真民主;西方的文化是假民主,真专制。你只看中国古代老祖宗记载下来的事项就会发现,一个当领袖的人多么可怜,又最诚恳。帝王的话中有“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说,有好处是你们大家努力来的,有错误的话,是我当领导人的罪过。中国古代当领导人的非常痛苦,所以,尧舜时代,个个不肯出来当皇帝,谁愿意挑这个重担呢!何况又是一个痛苦的担子。所以说,上古皇帝的至诚自称“孤、寡、不谷”,不就是“以贱为本”吗!所以自己要随时警告自己,不要忘记了根本。www.zhlzw.com
“故致数舆无舆”,“舆”为古代的车子,或车子上有座位的轿子,就是轿车。以现在生活来解释,一个人拥有的太多了,等于没有,因为要出门时,虽有好几个司机,李司机认为是江司机载你,江司机又认为王司机载你,结果,几个司机都溜掉了。老板要出门,司机一个都不在。“数舆无舆”的道理扩大来看,就像好多人生了一大堆儿子,最后到自己又老又病的时候,儿子都不在旁边,所以说,数子就是无子。同样的,你们看到从前老一辈的人,讨了好几个太太,临终住到医院,几个太太都不在身边,任何一个太太都认为反正另外的太太会管,认为丈夫爱的是别一个太太,自己不必去管。结果一个都不去,他最后临死时,身边一个太太也没有。这就是“数舆无舆”、“数妻无妻”的道理。www.zhlzw.com
所以人生“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玉是石头中心的精华,把整片大石敲挖,说不定有一个如指头大小的宝石。变成宝石就没有用处了,宁可还是原始那一块石头才好。所以,人生变成高贵,也就是无用了。人类世界很有趣的,金刚钻有什么用啊?有一样用处,切割玻璃可以用,其他没有多大用处,不能吃也不能穿。可是金刚钻很贵啊!玉石大家都抢着买,那能做什么用呢?既不能拿来盖房子,也不能修桥补路,所以,人生搞不清楚道理。www.zhlzw.com
“琭琭如玉”,形容玉的圆润漂亮,“珞珞如石”,好的石头雕刻起来,极为可爱,虽然可爱,又高贵又值钱,却是废物一个,没有任何用处。人生不要把自己变成废物,还是恢复原始的本来才是真实。这些是讲道之用。www.zhlzw.com
老子的学说,后来成为帝王学,甚至于许多人读道家的著作,在为人处世修道方面,所能得益之处,大部分都在《老子》的下半部。只不过,下半部的文章反而太容易明了。更如此,在下半部讨论形而下用的时候,才表达出“道”的意义。总结来讲,上、下两部是要合起来研究才对。
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