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建设和谐精神家园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六祖坛经》第四品 定慧

【01】 解读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解读】 定慧并非单指出家人参禅打坐的功课,如果一个人的定慧还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形式,就是有为法,即二法。不论出家在家心是一体,本性是佛,定慧无别。僧与俗、是与非、作佛、善恶、定慧本无差别,定是心与客观事物环境动乱毫无相干;慧是心与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的是非烦恼毫无关系。定慧是自然自在不动心,不是用任何方法取来得来的。和光混俗,心不在焉。人生社会无一不介入。非离开社会家庭到深山老林之清净环境。幼儿之心,天真活泼,学赤子混沌之心,不参禅,不打坐,就是功夫。定慧是平常心而发,定是心不被物转,慧是佛性本能的妙觉灵通。在客观环境是非动乱之中,定慧不失不变,一生一世如此,僧俗皆如此,即是定慧均等。定不失慧,慧不失定,心平自然,本无定慧。定念心动,慧念法生,心念来去自由,是非平等,何生定慧?自心如如不动,不就是定慧么?什么在家,出家、和尚、居士……这一切如梦幻泡影。

人海风波总不停,随心如意不可能。
工作升学心难平,进级评职动感情。
调职分房忧心事,结婚恋爱触心灵。
夫妻恩爱多幸福,天伦之乐好家庭。
风云突变实难测,晴天霹雳心难衡。
天灾人祸时常有,意想太平风不停。
悲观绝望终何用,人间万有一场空。
苦海无边回头岸,悬崖勒马定心灵。

【02】 解读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解读】 一生一世,心态平衡。人世间的一切变迁,自然的天翻地覆,我动心有什么用?把他当作过眼的烟云。我动心,物质长落亦然如此,最后只落个瞎操心。早晨拿奶,心在念佛;热奶、送孩子,骑车上班,吃饭,穿衣,睡大觉,公园、市场一心无二都在念着佛号,想着佛相,整天等着明心,等着成佛,心被佛法所转,非一行三昧。思想单一做一件事,不生二想、二念,吃饭平心不挑这挑那。骑车看灯、看路、看人,不东张张西望望,直心就是道场,一行三昧,不是寺院,不是佛法,就是人间平常事,心平就是佛法。闹市就是道场。骑牛何必去寻牛?寻清静,着道场被法所迷。莫心行谄曲,一切不迷,都是佛法,都是俗法,实者无为,即自然法则,如老子所说:道法自然。

士农工商各行业,家庭单位社会中。
长街闹市人声喧,心平气和自安宁。
是是非非生烦恼,跳出是非心态平。
等闲生气论常短,反目无情祸害精。
人间难寻避风阁,万风不动是坐功。
客观世界再混乱,是非烦恼我不生。
何必深山躲清静,借用念佛去超生。
自心本来就清静,不用三皈佛法僧。
 

【03】 解读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解读】 无相是指真如自性而言,真如空寂灵明,自然一切形形色色之相由眼映,心印,即心中有印相。如月印水中,万相眼底过,万象印心中。心如水,相如月,与我本性无关。水平清明,即是不住相。月不碍水,心不碍相,心平如水,即是不住相。有相无相不理他,来去本自由。心不在焉,视而不见。不生相念,即是无相。看图纸必生相念,否则印相不深,过去既无。赶路经闹市,万相与我无关。如镜即来即去,见相不住心,不动念,即是无相。见相为碍,是被相迷,被法转,来者自然,去者自然,不落顽空,即是无相。人在灯红酒绿,万紫千红的世界,不可能闭眼生存,视而不见,无念是万念俱生,千思万虑,不断百思想,本来之真如正念不被念动法转即是无念。百无所思,什么都不想,执着于空,挖空思想,心如草木顽石,是练心的大忌,由此别生一念,名为入魔。眼前,意内,一切幻相现前即是幻想妄念,误以为真,陷入魔窟,难以自拔。把幻相误认为佛,会导致神经不正常,成为精神病,宁叫十世不成佛,别叫一时着了魔。自我真如不住一相,即自佛本来面目,即自性如来。除自心佛以外,任何相与我无关。凡所相住心,皆为心障。无念,无相,无住,总有万念,万相、万住俱生于心。无动于衷。心不再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叫做诚于中,形于外。守性不移,不上不下,不左不右,就是如如不动心。风吹水,波浪起,月影遂之而动,物欲触心,心烦意乱,性冲动,神不安,气不宁,生燥火,神魂颠倒,虑事不清,真如浑暗不明。心不动,心清意明,佛性自如,面目神态安祥自在自如。自然就是自性真如的真如来相。这就是诚于中,形于外。人的心态不平衡、不自如,五气相克,阴阳失调,能化出七十二身相,都是向下的,难堪的。非同佛的向上的,圆满的,妙庄严的,吉祥的,瑞彩的,自然自在的三十二化身相。

心性本来是明珠,七情六欲染上污。
佛法目的复珠明,去污除垢是功夫。
心外之法障碍物,明珠之污自清除。
自污自洗是心悟,经书佛法全清除。
无物无剂圆明珠,复珠圆明法即无。
明珠沾剂真可笑,执迷佛法又染污。
佛法目的洗尘念,洗尘之念还是污。
真金无一金外物,金纯纯金烈火无。
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分享功德,点亮智慧:
专题:佛经经典 书名:六祖坛经 作者:慧能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