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
1999年10月1日,走过半个世纪光辉历程的新中国,迎来了她50周年的庆典。在50响的隆隆礼炮声中,200名国旗护卫队官兵组成的方队,以铿锵的脚步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沿红色地毯向天安门广场北端的旗杆行进。随后,由1000多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旋律,全场肃立高唱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在广场上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身着中山装,乘国产红旗牌检阅车,在雄壮的军乐声中,穿过天安门城楼、跨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在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的陪同下,检阅了威武雄壮、军容严整、装备精良、精神抖擞的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检阅三军部队。
检阅部队后,江泽民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举世惊叹的人间奇迹。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践也充分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康庄大道。
人们不会忘记,1985年夏天——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过后仅仅8个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轻轻伸出了一个指头:中国军队裁减员额一百万。12年之后,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宣布:中国军队在80年代裁减员额100万的基础上,将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
12年,中国裁军150万。而在裁军的同时,人民军队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一直在加速。与1984年的国庆阅兵相比,1999年的阅兵式受阅方队总数由46个增加到52个,共11000多人;陆军步兵方队由5个减少为2个,军事院校方队由6个减少到4个,而陆军、海军、空军的导弹方队则从过去的4个增加到7个;受阅的42种大型武器装备,在种类上比1984年增加了将近一倍,而且其中95%以上是新型武器装备,而且绝大多数是我国自行生产研制的,充分反映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表明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我军主战武器。
装甲阵容由坦克方队、步战车方队、装甲车方队共100多辆战车组成,是新中国历次阅兵中最大的装甲阵容;战略导弹部队的常规地地导弹、中程地地核导弹、远程地地核导弹等组成的4个导弹方队,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中第二炮兵导弹亮相最多的一次;25个车辆方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四大军种的400多台车辆组成;空中梯队由4个增加到10个,其中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首次参加联合受阅,战机由94架增加为132架。
参阅部队涵盖陆、海、空、二炮、武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部队等都是首次参加国庆受阅,是新中国13次国庆阅兵中兵种最多的一次。
此次阅兵阵容超过了新中国历次大阅兵,是我军历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庆阅兵。受阅部队是从全军部队精选出来的,像“叶挺独立团”、平江起义“红军团”、“上甘岭特功八连”、“王海大队”、地空导弹“英雄营”等英雄集体,都在入选之列。可以说,国庆50周年受阅部队汇聚了全军的精锐之师。
国庆50周年大阅兵被称为“世纪大阅兵”,受阅部队以坚定有力的步伐、勇往直前的英姿以及空前的阵容集中展示了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风貌,展示了共和国钢铁长城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强大力量,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以崭新的面貌迈向新世纪。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