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画指画,指头作画,舍笔而求之于手。 据《历代名画记》载:唐代画家张璪作松石,“惟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王墨作画时,“凡欲画图幛,先饮,熏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蹩手抹”。清初吴文炜有《花卉图》、李山有《芦雁图》指画作品存世。罗聘、李鳝、黄慎、华岩等人,也有指画创作。高其佩则将指画推到一个高度,其裔孙高秉所著《指头画说》说高其佩“八龄学画,遇稿辄摹,积十余年”,却不能独创一格,深为闷损,虽朝夕思维,苦心冥索,而不能得。忽一日,作画之余,倦人假寐,得梦中之触引,独开心孔,遂以手代笔,蘸墨作画,而风格自成。
高其佩作指画时,“吾画以吾手,甲肉掌背俱。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细线以指甲,粗线以指头,眉目以小指,眼珠以指头。人物须发耳目口鼻,运指细入毫芒,简略中见精工,粗放中见蕴藉,至为难能。枯柳枝干则以二指并扫 ,或重或轻,或浓或淡,以中指、食指挑出枝条的浓淡与弯曲,条线似断非断,似续非续,或直或直,或粗或细,任其自然,不得增减一丝。手指虽硬,行墨未必刚劲,刚劲非用猛力,使蛮力则僵,笔性墨情其间,刚柔并济者也。高其佩指画喜作大幅,气势磅礴,意趣高华。大幅多用生纸、熟绢,运指如虫之蚀木,而能凝练沉健,运墨淋漓入化,而能尽得天趣。亦常作小方册页,人物、山水、花鸟、草虫,无不入微。
画时,其急如风,其细如风,其健如钢,其锐如针,大体以指甲画成,每于转折处,见瘦硬而露圭角。高其佩一生勤于绘事,甲残至吮血,日匿频烧烛,由此信手而得,四方重之。故追随者夥,亲承指点者有朱伦翰、李世倬、甘士调等,均有建树,指头画派也立。
至近代,潘天寿的指画又至高峰,题材更泛,尺幅更宽。其精于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尤善松鹰。墨彩纵横交错,浓重焦淡渗叠;构图清新苍秀,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大胆点染,细心收拾,每作必有奇局。较之高其佩,潘作构图更为奇崛,线条更为硬朗,气势更为豪放。除此之外,善以点平衡画面。由于画幅大,故在指之外,辅以掌,指掌并用之。
指头运墨运线,具有独特情趣,非毛笔所能及。潘天寿《指头画的优缺点》归纳之:“指头画用指,不能如用笔一样很听指挥,作者正可利用它不很听指挥的特点,使所画的种种,得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似能非能,以及意到指不到,神到形不到,韵到墨不到的好处。”缺点则在运指时,欲粗欲细,欲浓欲淡,不笔运笔方便,“然而它的缺点也不少,在表现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指头既不能含较多的墨和水分,蘸一点墨和水,一着纸,全部的墨和水就一齐着纸,易于泛滥。既不相宜画慢线,作长线更无办法。画长线时,只能连续不歇地蘸水和墨,由短线接成长线,既麻烦又厌气。”或曰臂使手,未必有手使笔灵动,“运笔作线,欲粗欲细,欲浓欲淡,远不如使用毛笔为方便,这也是大缺点,也是大优点,正因为不方便,不流畅,断断续续,粗粗细细,湿处极湿,干处极干,造成一种独特的浓重古朴之感,显得比笔画更刚、更辣、更涩,也更见骨”。鉴于此,有毛笔指头兼用、互为参证者。运笔,常也,运指,变也,常中求变以悟常,变中求常以悟变。丁酉末,余有幸在浙江美术馆参观潘天寿纪念大展,其中的指画,韵味之致,风格之殊,留下时刻印象。
作为绘画之一种,指画虽非主流,却也高蹈。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