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禅者感恩余秋雨

作者:励志禅者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07-13

余秋雨先生作

余秋雨先生

这是励志禅者感恩系列的第一篇,选择余秋雨先生作为开篇之作,选择秋雨文化教育基金成立之际作为开篇之时,说明作者本人对秋雨先生的敬重,和对秋雨文化基金功能前景的看好。 九十二年代初,本人从其《文化苦旅》中获益良多,获益最多的方面则是高超隽永的语言艺术。“上海人”中的几个语言片断可窥其一斑:

失去了人生的浩大走向,智慧也就成了手中的一种私人玩物;上海人同时失却了深刻的悲和深刻的喜,属于生命体验的两大基元对他们都颇为暗淡;真正的强者也有一份自傲,但是有恃无恐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变得大方而豁达;上海人的人格结构尽管不失精巧,却缺失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

2016年本人撰著的《至道——追寻湖湘文化之魂》(21集电视文论片脚本),便可看出秋雨先生对这部作品的影响,以下是第二集《血性源流》中末尾一段:

轻松的幽默感

或许真的不是血性湘人的强项

精巧的人格结构

很可能不亲睐血性的湘楚大地

但血性的湖南人

决不缺“游戏”人生的大写意

血性的湖湘文化

拥有着浩荡勃发的生命大热源

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秋雨先生的影响,很难说有《至道》的问世。湖湘文化研究会会长称《至道》这样的综合创新度较高的作品,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文化评论,提供了新颖的难得的借鉴与范例;著名学者王林教授称誉它为湖湘文化领域的开宗立派之作。他们的评论实在是过誉,若是自我评价,我只能说:《至道》的生命一定比作者的肉体寿命要长得多。也就是说,秋雨先生的思想与精神襄助本人的精神生命得以大大延长,用佛家的话说,这叫智慧布施,功德亦是无量。

这些年来,本人拜读过秋雨先生的绝大部分作品,一定意义上说,秋雨先生离文化大师仅一步之遥。当然,这一步可能是小小的一个厘米,也可能是一个天堑。以秋雨先生的人生境界,当不当大师并不是一件值得记挂心上的事。用禅的智慧观之,当大师照样是穿衣吃饭,而且更能体会到以平常心穿衣吃饭。不过,就人生的物质享受、现世幸福和永恒幸福三层级需求或境界而言,励志禅者敬希秋雨先生,无论是自我超越,还是帮助他人升华,不妨放在永恒幸福的层次多加求索,这也有助于在更高层面上向世界解读、传播中华文化。【作者:励志禅者 宋励,原载:中华励志网,ZHLZW.COM】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学会感恩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