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作者:苗洁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8-15

【论文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中国人自古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文化认同。的确,人的一生,受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诲之恩、亲友呵护之恩……正是这种种深情,扶助我们成长,帮我们明辨方向,给我们驰骋的空间,又帮我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论文关键词】感恩 戏曲 晋剧艺术

作为一名演员,回想起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良多。二十二年前,一个不谙世事、刚刚入行的青年演员,有幸站在了山西省晋剧院这个晋剧艺术最高殿堂的广阔平台上,其间得到了众多可敬师长的悉心指导、全力教授,得到了众多兄弟姐妹的倾力相助,得到了院、团领导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终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晋剧演员,个中滋味,又怎一句“感恩”了得?

山西省晋剧院是山西戏曲艺术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深厚积淀的专业艺术院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丁、牛、郭、冀”及众多艺术家九进北京、中南海演出,为晋剧艺术在全国赢得了良好声誉;随后以“王、田、马、冀”为代表的第二代艺术家,硕果累累、风格鲜明,在三晋大地拥趸众多、家喻户晓。能进入山西省晋剧院这样一个名家辈出、人才云集的晋剧艺术最高“学府”,是每一个晋剧艺术从业者梦寐以求的夙愿。值得感恩的是,我成了这样一名幸运儿。1987年,我从山西省戏曲学校毕业,进入山西省晋剧院工作。作为一个只掌握了基本技艺、入行时间较短的青年演员,我迫切需要得到更精深的艺术指点和大量的实际演出经验。而戏曲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技艺特点有着与其他艺术不同的传承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晋剧技艺的传承多依赖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封闭”教授方式,流派与门户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隔膜,彼此的借鉴、交流存在一定困难。然而幸运的我在山西省晋剧院却得到众多老师的厚,正是他们无私的教诲和大量付出给我之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赵小春老师、肖桂叶老师、张友莲老师等多位老师给我传授并精心加工了优秀剧目《扈家庄》、《打金枝》、《凤台关》、《富贵图》、《梨花情》,为我担纲主演刀马旦、小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冀萍老师对于我的成长给予了很多关注,亲自传授了她的代表作品《杀宫》,并对我的眼神表达给予严厉的要求,受益匪浅;在我冲击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紧张排练中,时值寒冬,年事已高的田桂兰老师多次亲临现场,一招一式、一句一腔地给我说戏,传授自己多年的演出经验和绝活,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更没有一丁点儿门户之见。在田老师的精心点拨下,我对传统剧目《打神告庙》、《打金枝》、《富贵图》有了新的认识和技艺上的提高。对于田老师的悉心教导,我十分感激,而田老师却淡淡一笑:“我是晋剧传承人之一,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艺术教给你们,传承下去……”

多年来,我专注于武功戏、做功戏的打磨深造,在唱腔上没有狠下功夫,一度严重制约了我的艺术发展。《梨花情》、《小卒子过河》、《麦穗儿黄了》等新编剧目,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对演员全面素质要求很高。可幸我遇到了刘和仁老师,一字一句教我唱情感、唱人物、唱轻重,一板一眼教我处理节奏和情绪,深入领会戏曲演唱的八要素:“情、气、声、字、板、腔、韵、味”的关系,使我在唱腔方面豁然开朗,真正领悟到戏曲艺术审美的最高标准,努力在表演时做到“唱意境、唱风格、唱品味”。

想起众多可亲可敬的师长,最使我受益的是我的恩师“晋剧皇后”王爱爱老师。王老师一直是我非常崇拜和仰慕的艺术家,有幸拜在德高望重的王老师门下,成为“爱爱腔”的传人之一,是我此生莫大的荣幸。老师精湛的技艺、高超的成就和低调平和的品质是我一直学习、追求的榜样。我是王老师弟子中唯一的刀马旦、小旦演员,对于我的成长王老师倾注了很大心血,像对女儿一样,对我多有偏爱,她经常把我约到家中,一字一句教我唱腔,使我的演唱技巧突飞猛进。她的代表唱段《四月里》和我排演的剧目《白蛇传》就是这样手把手传授给我的,这些剧目曾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在王老师的精心教授下,我一步步拓宽了艺术表演道路,前行的脚步也越来越扎实、有力,成为一名唱、作、念、打全面发展的全能演员。

如果说今天的我在晋剧艺术领域中取得了一些小小成就的话,首先应该感谢的就是省晋剧院众多令我感动、难忘的师长,我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跨越,都与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陪同我前进的可亲可爱的师兄姊妹们。戏曲是综合艺术,完美的舞台呈现,依托于剧组成员的精诚合作与无私奉献。特别是武戏,总是需要一大批“下串”,陪伴我练功、演出。也许在台上最为光彩照人的角色是我,但我深深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默默奉献,我的表演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记得在我排演《九仙台》和《梨花情》两部戏中,赵小春老师为我设计了“靠旗出手”这一高难度特技,也就是用靠旗击打铜锤,这个戏曲技巧在全国是首创、也是一次尝试。为了排好这个戏,一大批武功演员陪我练了整整一年,日复一日,晨起夜归,从不间断,就连下乡演出空闲时都在紧张的排练。在众多师兄弟的帮衬与支持下,我获得了山西省首届“杏花奖”表演奖,是当年年龄最小的获奖选手。此后的二十二年中,无论是在香港演出,还是在长沙争得全国第一名的赛事,都离不开众多师兄弟的帮衬与支持。二十二年排演了不少武功戏,给我伴戏的武功演员也更换了好几批,尽管在这里我不能一一点到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我心里永远占据着特殊的位置,永远是值得我感恩的师兄弟!

2016年我从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毕业,汇报演出中,得到了孙昌、王二庆、杜玉峰几位师兄的大力帮助,他们的友情出演为剧目增添了不少光彩,得到了首都专家们的高度赞誉。我在戏曲舞台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年,帮助、提携我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数不胜数,正是他们的点滴汗水凝聚成了我在舞台上的耀眼光芒,是他们用自己的坚实臂膀托举起了我的飞翔!

晋剧是我一生酷爱的艺术,晋剧艺术已成为我的第二生命,作为一名山西省晋剧院的主要演员,我有幸在晋剧艺术的最高殿堂施展才华,并在这里找到了广阔的驰骋空间,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得到了众多恩师的厚爱,结交了许多诚挚的朋友,可以说,山西省晋剧院就是我心灵的归宿。

勤奋会跟随我一世,感恩将伴随我一生。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学会感恩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