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国忠:诚心尽孝30载

作者:汪晓东来源:人民日报 2007-09-03

33年来,他先后照料了25位与自己非亲非故的老人

人物独白

“我觉得自己应该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快乐一点、幸福一点。”

“这是我的第一笔党费,请一定收下。”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河塘卫生院的一间病房里,严国忠静静地躺着,双眼凝视着输液管,若有所思。

5月中旬住进医院之后,严国忠瘦了不少。57岁的他,身材不高,但身板结实。此时,他还惦记着他照料的老人们。

严国忠的病,是被本村76岁的孙立泰老人发现的,他是33年来严国忠照顾的第二十五位老人。

5月14日,严国忠上门照料腿脚不便的孙立泰。老人发现,严国忠吃饭时总是噎着,还有呕吐,略懂医术的他让严国忠赶紧到医院检查。谁知,这一查才发现,严国忠是晚期胃癌,并且已经转移。

谁能想象,这些年来,严国忠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积蓄,全都用在了与自己非亲非故的25位老人身上,等自己住进医院时,身上一共才几百元钱!

就是在这间病房,严国忠完成了他生平最大的夙愿:6月14日,他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天,他左手打着点滴,右手郑重地握拳举起,双眼凝望党旗庄严宣誓。

入党宣誓仪式结束后,严国忠掏出早已准备好的1000元钱,交给河塘环卫所党支部书记:“我生病后,组织上很照顾我。这1000元是我的第一笔党费,请一定收下。”

“国忠,你比亲生儿女待我都好啊!”

严国忠是河塘环卫所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他的“孝星”之路,始于1974年11月。

那年,24岁的严国忠听说村里82岁的空巢老人陶根元患了脑溢血,大小便都难以自理。他每天晚上到老人家中讲故事,抱上抱下帮助老人大便,直到1年后老人去世。临终前,老人拉着严国忠的衣角,喃喃地说:“国忠,你比亲生儿女待我都好啊!”

蒲市村叶家堂的叶宝云老人,是个出了名的“火爆脾气”。85岁时,下地种麦不慎摔倒,导致半身瘫痪,病痛的折磨使老人的脾气更大了,动不动就“火山爆发”,儿孙们无所适从,老伴也经常以泪洗面。

严国忠听说此事后,二话没说,搬着行李就住到了这位老人家里。每当老人发火时,他都一声不响,耐心地服侍着。他经常扶老人坐起来,用滚筒帮老人活动双脚。老人吃饭不便,他就一勺一勺地喂他。每天晚上,他还要帮老人擦洗身子,陪老人讲讲“山海经”。

在严国忠的精心服侍下,叶宝云老人的脾气越来越小了,对严国忠的感情越来越深了。每天傍晚,他都盼望着严国忠早点回来。老人生前曾跟严国忠说:“我死后,你也要常来看看,这儿就是你的家。”

寒来暑往,33年来,严国忠悉心照料了25位孤寡、空巢老人。其中,已有18位老人先后去世。

“等我病好了,还要继续服侍老人。”

到过严国忠家的人,无不感到心酸。那是一幢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两间平房,屋里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前段时间,一场大雨后,平房成了危房。镇里决定为他建两间新房。可是,人还没住进去,先住进了医院。

他平时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但对照料的老人,却出手大方。有人算过,33年来严国忠为照顾老人付出的钱物,总价达5万余元。

为了及时与照顾的老人取得联系,他花500元买了一个二手手机,一直舍不得换新的。20多年前,他买了一套理发工具自学理发技术,为老人义务理发数千人次,直至住院前仍在“服役”。

“我也是苦人家出生,知道无依无靠老人的苦。我觉得应该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快乐一点、幸福一点。”他的话和他的人一样朴实。

几十年来,他孑然一身,因为孝举无法获得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两人选择了分手。但是,无儿无女的他并不孤独,那些被他照料过的老人,视他为亲生儿子,这,让严国忠感到满足,也让他感到幸福。

他病床前的柜子上,放着一摞贺卡,那是河塘小学的孩子们自己做的,上边写满了祝福的话语。

所有人都在为严国忠祝福。而他自己,念念不忘的还是照顾老人。“等我病好了,我还要回去好好工作,继续服侍老人……”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学会感恩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