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欧洲巡演,一位残疾姑娘的清纯歌声打动了无数外国观众
人物独白:
“为更多人演唱是我最大的梦想。”
6月26日,中国聋儿康复中心。记者见到张佳欢时,她坐在轮椅上,正和妈妈谈论半个月前的欧洲之行。她的妈妈钟丽君说到女儿,脸上尽是自豪和兴奋。
之后两个多小时,母女俩一起回想往日的生活,一会儿停留在痛苦的往事里,一会儿又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歌声唱响世界
雪绒花,雪绒花,清晨迎着我绽放……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欧洲巡演中,张佳欢的一首《雪绒花》,甜美、纯净,将观众带进一片洁白的梦境。
记者: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剧组最近赴欧洲巡回演出,你身体撑得住吗?
张佳欢:很遗憾,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只在挪威、法国、瑞士演了4场。
张母:佳欢从小患上脊肌萎缩症,有肌肉的地方一天天在萎缩。现在身体条件越来越差,在艺术团参加上百次演出,多半都是带病上场。
记者:演出中遇到麻烦了吗?
张佳欢:有。有一次演出前,声带突然发不出音。晚上就要为挪威王后演唱,心里特别着急。
张母:好容易在化妆间找了个地方,我把她抱到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勉强喂她吃了点东西,终于在演出时声音恢复了正常。
记者:看着女儿演唱,当时什么感受?
张母:我是哭着看完女儿唱歌的。我知道,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演唱结束,我跑到后台把她推出来,她吐了一地。
记者:这过程中你想过退却吗?
张佳欢:没有。唱歌给我很多乐趣,帮我赶走孤独和忧伤。再说,为更多人演唱也是我最大的梦想。
张母:她很想用歌声给别人带来美的享受。只要听说有演出,她就一定要去。在欧洲,演出间歇别人可以去旅游,佳欢只能休息,养精蓄锐迎接下一次演出。这时候,我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记者:为有这么坚强的女儿高兴?
张母:是。她的演唱得到外国观众的认可,挪威王后还到后台看望她,与她握手,鼓励她。
张佳欢:从小到大,那么多人帮助过我,我时常想回报他们。现在,能用歌声表达谢意了,每次演唱就格外卖力。
音乐救了我的命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给我希望……张佳欢经常唱《隐形的翅膀》。有了音乐,她就像长上一对翅膀,可以任意翱翔。
记者: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张佳欢:很小就觉得浑身无力,后来才知道自己得的是百万人中才有一例的怪病,目前根本没有治疗方案。
记者:有没有灰心?
张母:有时觉得命运不公平,孩子得上这种无法医治的病,家庭破裂。一次我想逃避责任,就买了敌敌畏,喝了一口。这时孩子睡醒了,见我哭,就用小手摸我的脸,“妈妈不哭,妈妈不哭”,边叫边哭。打那儿,我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张佳欢:之后我就坚持在家里做物理训练。每天举哑铃、扔沙包,让自己的肌肉不至于萎缩得太快。
记者:训练很苦吧?
张佳欢:刚开始还行,时间长了也觉得苦。有一次,锻炼偷懒,被训了一顿,很沮丧,觉得太拖累妈妈,就把金项链吞进了肚子里。幸亏发现得早,抢救及时。
张母:孩子在家太孤独,后来我们见她喜欢音乐,就四处找老师教她学。孩子很争气,第一次参加深圳小金牛电视大赛,就获了银奖,全家人特别高兴。
记者:为什么这么喜欢音乐?
张佳欢:觉得音乐是我最重要的寄托。我的一半是妈妈,另一半就是音乐。我希望自己的歌声带给妈妈快乐,也带给更多的人快乐!
张母:音乐还救了佳欢的命。一位留日医学专家见到佳欢,非常吃惊。说她能健康活到现在,简直是奇迹。是唱歌锻炼了她的内脏器官,救了她的命。
做一名文化使者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2005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张佳欢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对祖国由衷的赞美。
记者:为什么选《我和我的祖国》?
张佳欢:那是代表中国去表演,希望能唱一首代表祖国的歌。而且,也想在全世界面前用自己的母语歌唱。
张母:去联合国之前,她参加第十四届国际舒曼声乐比赛,被授予“舒曼大赛使者”荣誉称号,以后每届大赛她都以嘉宾身份前往德国。
记者:交了不少外国朋友吧。
张佳欢:每去一个国家,都会交上一些外国朋友。他们对中国不太了解,我就邀请他们到中国看看残疾人如何生活。
张母:这次去欧洲,在飞机上遇到一位挪威企业家。他得知佳欢到挪威表演,很感动,坚持到现场观看。后来,又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将来,希望佳欢能做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向更多人介绍中国,介绍中国的残疾人事业。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