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凭:跪着工作,却让站立者叹服

作者:李红梅 莫小康来源:人民日报 2007-03-31

深山瑶寨拄拐教书11年

阮文凭在辅导孩子们做功课。

人物独白

“我只想把孩子们教好,让他们有文化、懂知识,过上好生活。”

每年寒假,是阮文凭最清闲,却也是最牵肠挂肚的时候,“下学期会不会少了哪个孩子?”对于阮文凭来说,似乎更愿意整天忙忙碌碌,只要每天能见到孩子们,看见他们在好好地学习。

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阮文凭,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

梦想·抉择

广西凌云县,国家级贫困县;下属下甲乡陇凤村,荒僻闭塞,出入赶集都要翻山越岭十余公里。

这里,就是肢残教师阮文凭出生的地方。1995年阮文凭被分配到下甲乡河州村弄怀小学当临时代课教师。

开学这一天,阮文凭兴奋地拄着拐杖,沿着33道螺旋式盘山石阶蹒跚爬行,4个小时后,来到了弄怀小学。

然而,眼前的校舍,残垣断壁,横梁腐裂;学生,一个都没有;学校,已停办3年。

没有学生,阮文凭就到瑶寨一家一家去动员。每天清晨,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动。正常人1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4个小时。

然而,他没有放弃。渴了,爬到山沟里喝一捧山泉水;饿了,从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薯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着休息一会……

5个孩子返回了课堂。虽说不算多,但却给了阮文凭一丝安慰:他看到了15个,50个……弄怀小学,又传出久违的读书声。

艰难·成就

在崎岖的山道上,拐杖用不了他就手脚并用,爬着一步一步地翻山越岭,即使3个小时跪爬半尺厚的积雪,他都没有缺过一次课。

有一晚,暴雨倾盆,他往学校赶,心一急,一脚踩滑跌向崖边,拐杖也脱了手。他当时真想大哭一场,要有人扶一把多好啊!

瑶娃只会说瑶话,阮文凭就自己先学瑶语,搞“双语教学”。为教会学生10以内的数字,往往要花数十个课时。

但孩子一入门,他便坚持用普通话,“不会普通话,永远走不出大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不仅能用普通话交谈,还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可以用学到的知识为家里计算收成……

11年,在校生从零发展到84人,当地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的学生还从这里考上了重点高中。

感动·念恩

为了这些山里娃,阮文凭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没有乒乓球台,他自制了一个;没有篮球场,他用父亲卖猪仔的400多元买了篮球圈,用木头做篮球架和篮球板;没有水,他筹措资金3000多元修建了一口水塘……

十年坚持,滴水成河。

瑶族同胞前来铺好了水泥地板。每到收获的季节,总会有一些大包小包的菜、米堆在他的办公桌下。

一个基金会成员捐助10万元人民币,建起180平方米的新校舍,2005年新学校落成并改名为“念恩小学”……

如今,学校已成为全县同类学校中学生数最多、教学质量最高的学校。

最近,邻县姑娘陆兰,被阮文凭的事迹所感动,与他一起当起了编外临时代课教师,并对他产生了纯真的情。

一条山路、一个人、一所学校,就这样紧紧联系在一起。

《人民日报》 (2007-02-13 第05版)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学会感恩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