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新闻报》9月1 6日报道】题:想成功先自负?
每个———或者说至少每个———汽车司机都觉得自己车开得比别人好。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魅力出众(但在这方面高估自己的往往是男人)。人们还往往高估自己的领导能力。有调查表明,94%的大学教授认为自己是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的好老师。
进化生物学家对此感到困惑:自负本应是行不通的,不论在围绕资源还是性展开的物竞天择过程中都是这样,这种品行应该早就消失了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自负必然具有某种优点。从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自吹自擂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更强大———再没有谁比这个人本身能更好地让别人产生这种印象:拳王阿里自诩为“世界之王”,而别人认为他就是。
现在,爱丁堡的多米尼克·约翰森提出了一种假设。根据这种假设,自负不是为了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是为了增加自信。过高评价自己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而正确在这里指的是合算。假设A和B两个人想得到同一件东西,比如一笔钱———那么他们就处于相互竞争关系,会在可能的冲突发生前估量对方的实力。如果A的力量达到8级,而且他知道B的力量为10级,那么理智和经济学原理会告诉他,最好不要去冒险。但发生这种情况的条件是,B当真拥有10级力量,而A也清楚这点。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信息完全透明的情况是很少的。也许B的力量也只达到了8级,甚至更少。约翰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高估自己的实力并去战斗是值得的。
但后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约翰森也明白,他举了些例子:德国在一战爆发前发出战争叫嚣;投资者过度自信导致股市崩盘。不过,这种假设有个瑕疵:假如想成功就要先摆出自负的架势,而且这么做还能在经济生活和进化中得到回报,那么不久后人人都会采用这种策略。可到那时,自负的效果也就必然消失了。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