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工资用美元支付;他们需要坐飞机在整个地球穿行;在旁人眼中,他们牢牢捧住了一只金饭碗;但日子是自己过的,冷暖也要自己体会,金饭碗背后的故事,有时候听起来也有份旁人无法体会的辛酸与无奈。本报记者上周采访三位国外工作的80后高学历年轻人,请他们讲述地球那边的亲历故事。
沙漠油井守望
蓓蓓 上海人 25岁 淘金地:阿曼 月薪:4000美元
3月7日,晚11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这是25岁的蓓蓓两年来第N次拖着行李离开上海,离开爸爸妈妈。走过安检的那道门,回头看一眼还站在原地眺望的父母亲,蓓蓓扭头抹掉滑出来的泪水。
接下去的24小时,她将一个人坐飞机到达遥远的阿曼,在阿曼首都卡斯塔特候机5小时;等待那班熟悉的小飞机载她去那个已经待了两年的沙漠,在那里,除了油田,只有同组的9个伙伴。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不同的语言。
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任何娱乐,除了睡觉就是盯着那些仪器数据,有时候3个整天都不说一句话。
36小时不合眼
当初这家全球最大的石油服务公司来招生的时候,蓓蓓是为数不多的投简历的女生。招聘要求写得清清楚楚:需要全球出差,能吃苦耐劳,为期两年。
报酬也是优厚的———拿全球统一工资,起薪就是每月4000美元。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求职面试,蓓蓓被录取。同一批的还有一个北京女孩儿,这个女孩现在在阿曼的另一个工作组,据说喜欢上了当地的一名已婚男工程师,根据法律,阿曼男人可以娶好几个太太。“我觉得她简直在发神经。”蓓蓓说。
蓓蓓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阿曼,油田那边,除了同事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工作分两种,一种是上油田,一种是在石油基地办公。
办公处还好,工程师们有自己的简易住处,晚上公司会组织一些party。蓓蓓随身带着妈妈从上海捎过来的酱瓜、零食,“我是不吃零食就会死的人”,上海小姑娘的娇脾气在蓓蓓身上有时候还是很明显。
上油田就很可怕。一旦开工,何时停工就没个准了。实在累了就去集装卡车后面趴一会儿,休息一两个小时再起来盯着数据看。蓓蓓的最高纪录是3天3夜一直在工程上,36小时没合眼。
沙漠里没有水没有厕所,工作服是连体的,上厕所不方便,只能尽量不喝水。
“有时不得不跑到离我们的卡车很远的地方去上厕所,我很害怕有什么陌生男人突然出现,这里只有我一个女孩子。”
沙漠里的饮食很简单,都是外国人吃的黄油、面包,吃了会发胖,蔬菜都是生的,咽不下就只好不吃。两年下来,蓓蓓上厕所都不规律,常常一个星期不上“大号”,实在憋得难受就用随身携带的“开塞露”。
睡眠也成为大障碍。常常是几个通宵不睡觉,只能在不上油田的日子里猛补,有时候躺下去大半夜都毫无睡意,压力大工作紧张,不得不吞“安定”。
没有朋友、没有男友、没有生活……
公司的安排是工作6星期,回国3星期。
回来的头一个星期是用来补觉的,等缓过来了就去找从前的同学朋友玩。可是大家张口就是“谁谁结婚了”、“谁谁的男朋友怎样了”,蓓蓓觉得自己站在另一个世界里。
“我的工作说一次大家觉得新鲜,多说了谁还感兴趣。”每见一次朋友,蓓蓓就回家很难受地哭,在沙漠的基地里,她没事就看朋友们的博客,可是每次看了都很伤心,别人的日子都温馨红火,自己除了工作就没有任何生活……
转眼过了本命年,男朋友连个影子都没有。也有人介绍,可是才见了面,自己就上油田了,等6个星期回来,谁还记得你?也想过找工作组里的男同事,可是和外国人的差异实在太大,练口语可以,谈感情实在勉强,那个北京女孩找的阿曼人,蓓蓓就怎么也看不下去———待她又不好,还是个小老婆,上海女孩谁受得了这个?
记者发稿的时候,蓓蓓已经上了油田,她的msn头像又永久的灰暗了下去。她变得坚强,这也许是这份工作带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吧。
北极光下,迷失爱情
晴晴 四川人 26岁 淘金地:丹麦 年薪:30万人民币
天是一种透明的蔚蓝,安然的气势笼罩优雅的街道,树丛后的住宅窗户上反射大海的光芒——这里是哥本哈根,让所有人回忆童年时难以忘怀的童话王国。
今年26岁的晴晴来到哥本哈根的时候,却并未目睹这样的晴朗景色,北欧漫长的极夜在她下飞机的时候刚刚开始,早在飞机临近丹麦边境的时候,她已经看到窗外眩目璀璨的北极光,爱情在身后,远去7700公里。
哥本哈根让我们分手
算起来,从1996到2006,晴晴和北方的恋情已经持续了16年,是令旁人羡慕的“学生爱情长跑”主角。
晴晴和北方从初中起就互生情愫,大学四年,他们每天一个电话,感情日渐升温。
2016年的研究生考试,北方名落孙山,决定来年再接再厉,此时命运女神却垂青晴晴,她获得了全球最大物流公司的offer。两人商议的结果,晴晴决定南下,北方继续为两人的未来而努力读书。
出乎意料,晴晴一进公司就获得老总青睐,决定派她去丹麦总部深造,回国就是财务部门经理,年薪30万人民币。离开中国刚两个月,她做出了让北方始料未及的决定:和北方分手。
爱情在童话王国远去
离开前,晴晴去超市买了20公斤大米、5公斤泡辣椒、2公斤胡椒、10包火锅调料,还买了个炒锅,到机场发现行李超重100多公斤。但是晴晴说,她过不了吃两年面包奶酪的生活。北方起初认为,晴晴两年后回来,自己也考上了研究生,两人就该结婚了。然而,在丹麦的晴晴虽然整天挂在MSN上,却变得寡言少语,即使和北方说上两句,也是用的缩写。
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晴晴,突然觉得眼界开阔了很多,她觉得当初心中的那个才子,如今和自己相比已是天上地下。在资本文化的熏陶下,她越发觉得北方无能,她的父母也一改当初的支持态度,怂恿两人分手。直到有一天,一条跨国短信传到北方的手机上,宣告16年爱情破裂。
走在童话的国度里,看着那些高大威猛的北欧男人,晴晴在做着一个与财富有关的迷梦。这个梦,让她决定放弃中国式的长相守,去追寻她认为的快乐和爱情。
乞力马扎罗山下的宁静生活
范平 四川人 26岁 淘金地:坦桑尼亚 月薪:1200美元
3月17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钟,干旱空气让人口干舌燥。
81年生人范平同事的车“刷”地停在门口,“别在家里憋着了,去潜水吧!”
坐在电视机旁的范平有了精神,于是吉普车载着他们向城市东边的海边驶去。“在雨季到来前,还可以享受短暂的阳光沙滩……”范平用国际短信告诉记者。
坦桑尼亚,除了繁忙的商务之外,最心旷神怡的时间就是周末时光,与故乡迥异的非洲风光,国家公园里散步的雄狮和长颈鹿……范平已经习惯了赤道旁的生活。
突然实现的非洲梦
非洲,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概念中就是草原、狮子、羚羊和雨林,对范平来说,海明威在为乞力马扎罗山写下的文字:“广袤无垠,嵯峨雄伟,在阳光下闪着白光,白得令人难以置信”更让他神往。
2016年大学毕业后,北京一家制药公司提供的职位让范平怦然心动:前去东非的坦桑尼亚开拓药品市场,工资1200美元一个月,“此外还有饮食等各种补贴,收入不是最大的诱因,关键是去非洲让我心动了,因此很快就把工作定了下来。”
达累斯萨拉姆坐落在坦桑尼亚东海岸,城市西北部的老城仍保留着浓厚的非洲风土气息,印度和阿拉伯式的小楼间夹杂着一片片的低矮房屋,狭窄的街道两侧,小店铺、小货摊一个挨着一个,整日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范平很快在海边一栋小楼里安顿下来。
不过,第一个雨季便让范平有些吃不消了:城市变得一片泥泞,最要命的是停水停电,他和同事连续用了两个星期的雨水。
赤道小院养海龟
经过第一个整年,范平和许多漂洋过海来到这座神秘城市的商人一般,慢慢地熟悉了这里的生活。来自印度、欧洲、阿拉伯的商人在这里往来不息,范平整日穿梭在他们中间,生意经也逐渐熟练。每天中午,他和两个中国同事及十多个黑人雇员在公司用餐,食物以油炸的鸡肉、牛肉为主,主食则是土豆和一种叫“乌加里”的玉米面饼,用来蘸饼的特制蘸料味美非凡。
晚上回到家,他用故乡带来的底料自己做川菜。“以前在家什么菜也不会做,现在一方面电话请教父母,一方面上网看食谱,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除此之外,他非常愉悦地享受着他的赤道生活。范平养了一只海龟当作宠物,“有脸盆那么大,平时我把它放在院子里,它会自己吃草。”
在达累斯萨拉姆停留了两年多后,虽然还是单身,他并不急于恋爱:“两年多了,早就没有人种的概念了,找个当地的女孩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有感觉的异性朋友。”
他还没有下定决心一年外派期满后是否申请继续留在非洲,看到当地很多华人朋友一呆就是七八年时间,如果有好机会,他也许会选择在这里长久安顿下来。
家的概念有时候他也会觉得恍惚,以后会在哪里,说不清楚。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