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商所所长,因劳累过度倒下了。弥留之际,他的灵魂走出了医院回工商所去做述职报告。路途上,平生做过的事情和未完成的宿愿都在他脑海里闪现,他在想象中了却了对妻儿、战友、工商户曾经的许诺和未尽的企盼……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暨“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里,广西南宁市艺术剧院带着这台名叫《苍天有泪》的话剧来到北京,于4月17日和18日在中央戏剧学院进行了两场演出。
演出结束,记者采访了该剧的编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剧孟冰。在此次参加全国汇演的30台话剧中,有3台都是由他编剧,除《苍天有泪》外,还有《钟声远去》和获全国精品工程的《黄土谣》。
■多媒体、意识流放大角色内心感受
《苍天有泪》是孟冰根据“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广西南宁市工商局福建工商所原所长黄振磊的生前事迹创作的。在此之前,孟冰创作过多部英模题材的话剧。“写这些剧本时,我首先要把握的是把人物的事迹写清楚,尽量在描写他们的内心世界上有独特的开掘。到了《苍天有泪》这部戏,我已不满足仅仅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有独特的开掘,对文本的表述和舞台的呈现上,也想要有一种不同的样式、更新的手段。所以借鉴了文学上的意识流手法,把阿磊这个人物为工商户和人民群众所做的平凡小事的‘碎片’,和他一以贯之的理想、信念连接起来,以辐射剧中所展示的故事。”
和“意识流”的文本表述相契合的,是多媒体手段在这部剧作中的运用。对此,孟冰谈道:“近些年来,在话剧舞台上,多媒体的运用并不新鲜。但一般还只是对剧情和背景起到串联的作用,以及对舞台空间的拓展。我希望这种手段在《苍天有泪》中,除了完成上述功能,还能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当戏剧的情节是琐碎的平常的,通过大屏幕抓住情节点中心灵的触动,可以迅速放大角色的心灵感受。”
■剧院是一个民族当众进行思考的场所
由此,孟冰谈到自己对话剧的理解:“中国话剧在百年中,能这样深入群众,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一经在中国落地,就投入到了民族解放斗争中去。它的战斗性、关注现实、表达人民大众的感情和心声的特点,使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迅速解决了本土化的问题。这一点是它的安身立命之本。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说过:剧院是一个民族当众进行思考的场所。”
孟冰认为:“当今的一些话剧,离开上面所说的本体,淹没在对时尚的追求里,有些是搞笑,甚至是恶搞。有些执著于偏执的理念,有些靠明星效应,有些靠手机段子来维系观众的听觉享受,有些是靠论述人的价值观念、感情生活的时尚话题,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接触社会,表现社会,和观众沟通对社会的看法,确实也有他的现实性,也可以给话剧带来一些表面的繁荣和市场的机遇,但不能带来话剧艺术在本体上的发展,本质上也不属于话剧艺术的范畴,成不了大作品,出不了大家,不过是话剧艺术的快餐食品而已。真正的和长久的话剧艺术,最终还是要回归‘敬仰崇高’。”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