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升级源于永不满足

作者:米兰来源:东西南北大学生 2009-12-06

杨澜近照

成功没有秘决,但要想成功的话,可能有一个最重要的基础,那就是要明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并勇于为此付出和奋斗。”

1990年,刚刚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杨澜,很幸运地从上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此后,随着这一节目在全国范围的播出以及屡创收视之冠的佳绩,原本对于电视主持领域全无经验的杨澜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主持风格,并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一跃成为全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节目主持人。

然而就在杨澜事业处于巅峰之际,她突然告别了《正大综艺》。毅然远赴美国,再度深造。她的这一选择令当时很多人都很不理解。但杨澜说:“当初离开《正大综艺》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当一个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我既不会唱歌也不会演小品,可以说是没有艺术细胞,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于是我就想自己擅长的是什么,我觉得我还是很喜欢读书的,而且学习能力还算强,所以决定要出国学习。”

1996年,杨澜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在全国省市电视台播出后均获得不俗成绩。这个时候的杨澜早已不是那个只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主持人了,她亲自参与节目制作,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电视制作人。她相信,如果一个人不充实自己的话,前程将是短暂的,所以她宁愿去自讨苦吃,做编导、当制片,尝试更多的东西。

1997年7月,杨澜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后,于1998年1月推出了以她名字命名的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随即又推出《百年吒咤风云录》,在业内赢得赞誉的同时也深受观众好评。

1999年10月,为了寻求突破,杨澜离开了凤凰卫视中文台。2000年,她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次转折。那就是入主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并出任该公司主席。同年8月,阳光卫视开播,这是第一个以历史及人物传记为主题的华语卫星电视频道。她希望能够借鉴国外文化主题类卫星频道的成功经验,把阳光卫视推向世界,让海外人士能够通过这一传播渠道了解到中国文化的优秀之处。杨澜说她并不在意做什么老板,但她真的喜欢在文化传播方面尽量施展自己的特长,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借助一个公司,而这就是她当年主理阳光文化的出发点。

2003年6月,杨澜退出了卫星电视的经营。她说阳光卫视的运作失败是她在事业道路上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大挫折。因为在这之前她一直认为人只要足够努力就会成功。可是经过这件事她发现,如果一开始你的定位就是错的话,那注定是要失败的。有了这一次的教训,杨澜特意到上海进修了10个月的CEO课程,由此她认识到自己或许不是经商的料。于是又重新回到了电视领域。

经历了失败,杨澜才意识到一个人的优势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所以要选择做自己喜欢的,而且是有优势的。

2016年,杨澜与湖南卫视合作,推出了一档名为《天下女人》的女性谈话类节目。之所以做这样一档节目,杨澜说是因为她发现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女性所经历的内心碰撞要比男性更为激烈,而她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也更加有意思。

从单纯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到资深的电视制作人,再到运筹帷幄的文化商人,杨澜经历了事业上不同角色的转换。她说电视是她一生的追求,之所以这些年一直在各种角色之间不断转换,就是想看看自己在这一领域到底能飞多高,她坚信自己将来的事业还有20年。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杨澜说自己在电视领域工作了17年,在这17年当中可以说前15年的时间她都一直在做加法:做主持人的时候希望自己能写台词,写了台词希望能做编导,做了编导希望能做制片人,做了制片人希望能多负责几个节目,就这样一路加下去……

“很多人问我一直以来推动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什么,我说是喜欢,因为我热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因为我把当节目主持人视为自己终生的职业。”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精彩人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