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负资产

作者:杨钊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11-23

人生负资产  人生有四项与生俱来的坏习惯,若要成功,需要逐步克服,称之为“人生负资产”。

一是“惰”、二是“骄”、三是“自私”、四是“自我”。

年青人要想事业有成绩,在社会上有一席之位,不被社会淘汰,务必不断学习,增长知识,充实自己。所以,现在流行一句话:“知识能改变命运”,要增长知识,可以透过书本学习,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不仅可以在工作中学习,也可以在与人相处中学习,俗语说:“洞察世情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然而在学习中,有一种习气需要改正,就是“懒惰”,也是青年人走入社会第一个要跨越的门坎,若不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坏习惯,要想进步,就比较困难。所以,称之为人生一大负债,需要偿还。要克服这种缺点,其药方是“勤奋”,所以俗语称“一勤天下无难事”,其道理在此。

其次,当人们逐步有了成绩,事业和人生有点成就的时候,很容易滋生骄傲的情绪,认为了不起,自满起来,会自我膨胀。由于自满,认为差不多,因此,忽略了自身的缺点,有如人们身体没毛病时若不注意保健,抵抗力就会逐渐衰退;遇到有细菌侵入时,就会生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现代的企业也一样,由于自满,自然而然失去“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祇会陶醉在自己的优点和成绩之中,不会追查不足和缺点。这样的企业,问题开始滋生,缺点开始出现,如果不及时改正,就会影响企业运作,令运转不通畅,进而出现毛病、故障,甚至是事故。所以,卓越的企业,从来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它们是不断地改善,“追求不断的进步”,“追求卓越”。所以,卓越企业提倡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行业,培养热爱自己的工作,希望把拼搏与快乐结合在一起。在事业进步之中获得满足、获得快乐,也就是“转压力为动力,转辛劳为享受”。因为辛劳的工作会带来成绩、带来成果、带来荣誉。所以说“不求进步、骄傲自满”是成功的第二种负资产。

清朝名臣曾国藩在文章中常常提到“骄、惰”二字最累事,其中道理就在里面。

在世界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其最出名的经典为“可兰经”。“可兰经”的主要内容是教导世人,要明白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自私”和“自我”。人类祇要克服“自私”和“自我”,一切问题都好解决。人类几千年来的“战争”,就是由于“自私”与“自我”。平常的大小争端,也是来源于“自私”和“自我”。由于“自私”,很容易出现“贪婪”,由于“自我”,很容易出现“争端”,由于“愚蠢”,很容易被“自私”和“自我”牵着鼻子走,终日忙忙碌碌、“怨人怨己”。“自私”和“自我”也是与生俱来的坏习惯,称之为人生的另外两种负资产。若不认识它、改善它、克服它,问题就会慢慢严重,最后会出现问题,由“贪”会发展到“偷盗”和“邪淫”,由“憎”会发展到恶口、两舌,进而争端及战争。

要克服“贪、嗔、痴”,其药方是“戒、定、慧”,“以戒制贪,以定制嗔,以慧制痴”。

应付“自私”和“自我”的方法,是要明白当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有负债,需要偿还,同时,要认真学习和了解“因果定律”,明白“因果”,以“因果定律”提醒自己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你怎样待人,人就会怎样待你,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就要首先尊重别人,“将心比己”、“易地而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意思是自己如果想成功,就要协助别人成功,祇要你今天不断做别人的贵人,那么你明天才会有很多的贵人乐于帮助你。祇有把负资产逐步减低,把正资产逐步提高,人生的质素才能提升。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弥,常作如是说”。

其中简单而高深的哲理,留待有缘人参学!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精彩人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