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的右脑活跃起来

作者:孟宪忠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8-03-09

作者:孟宪忠来源:中国教育报

大学生就业力急需提高

现在可能所有的大学生都感到就业难,这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问题,韩国、日本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这是世界性的问题。为什么就业难?是社会不需要大学生了吗?不是。关键是我们大学生的就业准备、知识结构,包括自身修养和素质还不能满足今天社会发展的需求。

过去都说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但是我们学到的知识还不足以应对社会上的挑战。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力不等于就业力,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在应聘时不能用。很多企业老总说,大学生学到的东西在我们这里用不到,或者说到我们这里后要更新。知识的增长,上世纪70年代是5年增加一倍,最近16年是3年翻一番。到2050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可能只是当时知识的1%。

形势决定任务,观念决定行为。今天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什么?作为大学生,面对今天的市场经济形势,我们应该学习怎样的本领,树立怎样的观念,以更好地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求呢?

英国估计,在未来15年,创造性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动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并不缺信息,缺的是对信息的洞察能力。单纯的知识不再是力量,创造性、创意性才是真正的财富。

美国社会最近提出,大学生的就业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设计。技术和科学可以保证品质和价格。但是只有洞察力、艺术的能力才可以保证你的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美感和意义。

二是说故事的能力,也就是形象化能力。古希腊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使世界有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它还贡献了阿波罗精神;德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贡献了贝多芬,达到了情感和形象、理智完美的统一。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右脑的创造性也决不可忽视。

三是整合的能力。今天的企业从战略的角度、从经营的角度而言,是一个平台。谁能交叉,谁能融合,谁就能取得成功。上海手表厂破产了,宏声收音机破产了,海鸥照相机破产了,它们恨谁啊?恨其他的手表厂、收音机厂、照相机厂吗?都不是。取代他们的是手机!所以我们才说,一定要避免大学生的“学科贫血症”。

四是轻松、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没有挫折不可能是生活,我们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你”,实际上生活并没有欺骗你,它只是把本来的面目展现给你,只是你没有做好准备——谁让你把它想象得过于美好?!

关键是怎么学习

我们经常在讨论:为什么中国缺少世界级的大师,是不是我们笨呢?杨振宁先生说,中国人绝对不笨,是我们的知识结构有问题。

我们并不笨,关键是我们怎么学习。目前,我们的学习有两个弊端,一个叫“唯智力主义”,没有艺术的熏陶,没有意志的锻炼,没有人类同情心的培养;第二个毛病是我们对智力的理解错了。我们把智力理解成了记忆力和常规推理能力。在历史转型期能有创造性,应该“知情道意”——即知识、情感、道德、意志——全面发展。一是要有好奇心,要有主动的求知欲,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使得我们都没有好奇心了,压力太大了,对什么也不好奇了。二是要有想象力,我去德国,看到德国的幼儿园让孩子们画音乐,我非常地震惊。画音乐啊!就是听一首乐曲,你自己想象着去画画,这叫培养艺术的“通感”。我们的幼儿园则是要学生跟老师画得一样,画得不一样就成了不遵守纪律,那样我们有想象力吗?三是要有洞察力,洞察力就是跟别人看同样的范围,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事情;与别人看同样的事情,你看出了别人看不出的意义。

我很同意美国人的这句话:幽默的本质是有心理轻松的本钱。心里不轻松怎么能幽默啊?比如见到了领导直哆嗦,那你还能创造吗?

有一个美国小女孩碰到克林顿,说:“克林顿,给我签一个名吧!”克林顿满足了小孩的愿望。签完了以后,小孩说你再签一个吧,克林顿又签了一个。后来她说我哥哥也想要,他就又签了一个。克林顿签完了以后,小女孩对他说:“谢谢!我哥哥说拿三个克林顿的签名就可以换一个乔丹的签名了。”于是她就回家了。

《商业周刊》评出来的全世界25个2016年最具有创新性的公司,它们仅仅是凭借技术吗?绝对不是!苹果、GOOGLE、3M、微软、星巴克、宜家,所有这些都是模式转型、是观念创新!总之,一方面,我们要把知识准备好,另一方面,要把右脑创造性准备好,这样我们才可以实现今天的传奇。

和想象完善我们

今天的我们缺什么呢,我们现在很着急的是什么呢?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不看书了,也很少有人看艺术展览,我们确实缺少了人文修养,确实缺少了右脑的活泼。

我们看一个事实:卡吉尼亚小时候他爸爸跟他说,圣诞老人在圣诞节的时候会给他送礼物,他以为真的有圣诞老人,但是到8岁的时候他的小朋友都跟他说没有圣诞老人。于是他就问他的爸爸:“你说有,可是我的小朋友们说没有,这到底有没有啊?”他的爸爸说:“我不是权威,你去问问《纽约太阳报》,那是最权威的。”那是在19世纪,于是他就给《纽约太阳报》写了一封信,问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这封信现在还保存在美国的博物馆里面。为此,《太阳报》发表了一篇社论,叫“圣诞老人存在吗”,副标题是“送给相信有圣诞老人的人”,这篇社论指出,我们不能用眼睛来怀疑心灵,最美的东西也许我们看不见,但却藏在我们的心中,爱、同情、诗意我们都需要,相信它可以带给我们生活的希望,所以毫无疑问,圣诞老人是存在的。这篇社论每到圣诞节的时候,许多报纸都要重新刊登一次。

有这样一篇令人震撼的小学生的文章。汤姆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非常关心他,于是他也想有所回报,但是他没有钱,他想用自己的钱给妈妈买美丽的胸针,在圣诞节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妈妈,但是又不想用压岁钱。那怎么办呢?他把妈妈给的压岁钱作投资,买了两只小兔子,想让两只小兔子下崽,再去卖钱,可是这两只小兔子生育能力不够强,最后还缺两美金。马上就要到圣诞节了,汤姆就想着怎么样凑齐这两美金。后来这个小朋友敲开了所有邻居老奶奶、老爷爷家的门,说你们想不想看到圣诞老人赶着小动物来给小朋友们送礼物?老爷爷、老奶奶说怎么来呢?他就用兔子的脚印在家门口踩两圈,说圣诞老人和他的小精灵、小动物来过了,给他们的小朋友送来了礼物,然后再匆匆地走了,因为要给其他的小朋友送礼物。老爷爷、老奶奶说你这样做有什么需求吗?他说我没有什么需求,但是我想给妈妈买胸针,可还缺少两美金,我只要凑足两美金就可以了。然后这些老爷爷、老奶奶就倾囊相助了。在回家的路上,他就说,时代不同了!难怪大人们说虚拟经济——实际上虚拟经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用脚印卖钱,这不也是虚拟了吗?这是美国小学生去年最好的一篇-想象作文:《兔子钱》。

我们中国的大学生缺什么?我们缺了一份爱,我们缺了想象。

推荐一本李光耀写的书:《心在工作》。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在独立的时候,无论是领导人,还是人民都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只有新加坡在独立的时候李光耀哭了。为什么呢?当时只有140万人口,土地不足500平方公里,连净水也没有。李光耀讲,他们一无所有,怎么样把遭遇变成为机遇,就是要用心,要用想象力。新加坡没有领空,他的飞机一起飞就侵犯了别人的国界,但是它发展了全世界最好的航空;新加坡没有净水,但它发展出了最好的改造水的技术。  让两个大脑同时运作起来,全脑思维会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本文作者孟宪忠,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精彩人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