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这种强迫性的“励志”,实际上是一种地道的精神奴役,它让人在人造的困境中,自我压抑,自贬人格,自损信念,泯灭荣辱羞耻之心。 ——尚国威
现在,企业管理员工的招数不断出新,所谓企业文化也让人眼花缭乱。1月9日长江商报报道:大庭广众之下,汉口某培训公司要求10多名没有完成业务指标的员工当街爬行,并称这是一种励志行为。
员工业绩不好,当然公司经营就难好,老板就会着急,就要想法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就是要“励志”一番,让员工创造出好的业绩,为公司发展作贡献。问题是,什么是励志?
有些企业笃信灭掉人的羞耻心就是励志,于是让员工到街上乞讨:有的老板信奉军事化可以励志,于是要求员工每天定时手举旗帜、高喊口号,列队跑步。以为这样一来,员工的志气就会高涨,员工的干劲就会倍增,企业就可以坐等收获。
人是应该有点志气的。所谓立志、励志,其实是一种关乎情感世界、关乎价值取向的思想活动,健康的立志、成功的励志,一定是源于健康的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判断。让一群成年男女,在大街上爬来爬去,“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或者拉下脸面向路人乞讨,真不知道怎样就能“励”出志气来。按一般人的常识,一个人若能毫无顾忌地下跪于大庭广众,爬行于街头闹市,不是精神有问题,就是十足的精神侏儒。这样的人,志气从何而来?
或许企业想的是,这符合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逻辑。首先将人打入深渊,给你一种最不堪的体验,让你产生最坏的心理准备,然后就有了求生的愿望与上进的努力。殊不知,这种强迫性的“励志”,实际上是一种地道的精神奴役,它让人在人造的困境中,自我压抑,自贬人格,自损信念,泯灭荣辱羞耻之心。这样的方式,即便能够“励”出一点完成任务、争取业绩的动力,也是暂时的;因为它终究偏离了人性,有悖于正常人正常生存的需要。
还有一种口号式的励志,广受企业青睐。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职工是企业主人,企业乃职工之家,等等,等等。口号本身都没有错,但往往是企业的具体政策与口号主张的精神脱节,只有对员工单向的责任赋予,缺少对员工需求的实际关照。厂兴之日,好处都在企业或由少数领导人包揽;厂衰之时,苦头、阵痛、责任全让职工通吃。这样的励志,无论从感情上还是思想上,都无法与员工产生对接。
有人向我介绍某外资公司崇尚的企业文化——一切从员工尊严、员工需要出发。新员工到岗,一律由公司免费提供一个月的酒店公寓,这让员工得到的不只是达到一定水准的生活便利,也使员工获得被尊重的精神满足。在办公区域,专门设立配备了各类水果、饮料、点心的休息间,供员工随时取用;出差或探亲,普通员工也能享受乘坐飞机和软卧的待遇。在这家公司里,除了细致的福利规定,你看不到任何鼓动人心的口号。而它的员工,并没有因此养成不思进取的惰性,相反,他们总是以感恩之心尽职尽责、主动加班加点,生怕对不起企业。
所以,真正有效的励志,是于无声处的信念培植,是在实际而周到的关爱中让职工感受情感的归属,获得精神的家园。企业应该让它的员工在社会上像人一样地行走,像人一样昂首挺胸的站立,而不是跪地、爬行、乞讨。即使企业处在危机之中,也不要让员工承受人格与精神的折磨,而应该找准症结、采取相应措施,使职工在这种措施中看到光明与前途,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改变企业局面奉献才智。
作者系武汉资深媒体人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