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亮筋道的凉皮,浸润在色泽鲜亮的辣椒油中,水嫩的黄瓜丝、豆芽菜和胡萝卜丝儿薄薄的覆盖在凉皮上,淘气的面筋舒展着筋骨点缀其间,这看似简单清爽的一道美食,背后却隐藏着让人感动的故事。
旁人看曹燕,更多地是羡慕与佩服,她的“真过瘾凉皮”店,创造了宁夏中宁县凉皮市场的一个传奇。在这家凉皮店中,每天至少要用去两至三袋面(50斤/袋),忙的时候曹燕几乎每天只睡2—3个小时。小小的凉皮背后呈现巨大的商机。
在曹燕的老家陕西关中,凉皮的发源地给了她学会作凉皮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后期,曹燕租了一个露天的小摊位开始卖凉皮,边干边用心改善技术,还利用这段时间走访了各地名店,学技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曹燕制作凉皮的技术也越来越精湛。
那薄亮筋道的凉皮背后蕴含着曹燕极大的智慧。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比较高的工艺要求,火候的把握在曹燕的手下也成为一种艺术。她和的面滑、光、筋,制成的凉皮透亮晶莹,面筋像蒸出的馒头一样扮相诱人。“凉皮香不香,关键在辣椒”,质量上等的辣椒研成末儿之后,再配上茴香、草果、八角、丁香等十几味上好的中药。这样制出来的凉皮色香味俱全,很多顾客都竖起大拇指说:“这凉皮真是好,我在马路那边就能闻到辣椒和凉皮的香味,真过瘾”!在当地的十几家同行里,曹燕的凉皮卖的最好最快,经常有人五份、十份的买回去和家人一起享受,甚至还有人集体购买凉皮。
在顾客的一片赞扬声中,从小地摊做起,曹燕的凉皮渐渐有了起色,口感爽净、调料合味儿的凉皮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1998年,她租了一个固定的小店面。热闹的中宁商城之中,“真过瘾凉皮店”腾空出世,曹燕的生意很快获得了更多顾客的认同。固定的顾客群成了无形的广告,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曹燕的生意越做越好。凉皮依旧晶莹剔透,在中宁县城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几年之后,它成为了中宁县最受欢迎与肯定的食品之一。
生意太好了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曹燕时常觉得在这样紧张的生活中疲惫不堪。因种种原因,2004年,曹燕告别凉皮,尝试做起了其他的生意。放弃二十多年来的事业毕竟不容易,一切都要重头开始,曹燕在新的战场上走得很艰难。不仅如此,以前的老顾客们也一直在怀念着“真过瘾凉皮店”的美味口感,一些非常熟悉的老顾客们,碰到曹燕时,总隐隐透着希望她回来的感情。
曹燕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已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品牌,“真过瘾”才是自己的看家本领啊。顾客和自己是互惠互利的,缺了谁都无法形成一个完美的消费市场。为了满足受众,满足市场,累一点苦一点又算什么呢。2005年8月,曹燕终于又在中宁县重新开了“银川第一味”的“真过瘾凉皮店”。在这家新的凉皮店中,曹燕做了许多创新,拓展了销售的品种,不仅卖凉皮,还经营拉皮、牛筋皮、凉粉、凉面、三鲜面、酸辣面等多种小吃。曹燕曾经的顾客听说新店重新开张,都前来捧场,顾客脸上的微笑,成了曹燕心中最大的安慰。
曹燕以前有着行业传统的思想,认为技术不能随便传人,不然培养出来的竞争对手将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威胁啊!经常有人想跟曹燕学做凉皮的技术,甚至还有从山西、陕西远道而来的人们要求拜师学艺,曹燕总是婉言拒绝。现在曹燕想通了,这样的辛苦努力,仍有很多的顾客不能随时尽兴地购买到“真过瘾”凉皮,一些出门在外的顾客回来的时候也总是跟曹燕说,在外总是掂着家里的“真过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其他地方也吃到这美味剔透的凉皮,也可以向外面的朋友推荐一下。
曹燕现开始面向全国传授她的“真过瘾”凉皮技术。凉皮的投资很小,只需几千元就可以加入“真过瘾”的行列。好的口味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受众的认可,非常适合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参与。“真过瘾”经营的产品除了凉皮系列之外,还有麻辣烫系列、粉汤烩牛肉等,不仅品种多样,而且口味丰富,有干拌(看不见调料水)、汤拌(有多种调料水,吃了凉皮喝了“汤”)等,样样都能给顾客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晶莹的凉皮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黄瓜、胡萝卜、豆芽的新鲜欲滴,勾起人无穷的食欲。曹燕手下的凉皮将随着加盟商的步伐走向全国,“真过瘾”的品牌也将走出中宁县城,走向更辉煌的明天。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