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亚芳:把凉皮变成“金条”
2005年,贾亚芳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海口市副市长袁秀梅等知名女性一起荣获“2004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10个人中,贾亚芳的出身是最“卑微”的:只有她是下岗女工,而且是把凉皮变成“金条”的下岗女工。
1998年,贾亚芳下岗了。告别了每月400元工资,上下班就是聊天、喝茶的生活,39岁的她反而一身轻松。第二天,贾亚芳就骑着自行车到处找门面房,想开间自己的小餐馆。在一个卖凉皮的地摊前,她与卖凉皮的人套近乎。卖凉皮的告诉她:“一碗凉皮顶多能赚4毛钱。”贾亚芳打起了凉皮的小算盘:一碗凉皮赚4毛钱,一天卖50碗就能赚20元钱,一个月赚600元。卖凉皮投入又小,一张长条桌、一个玻璃罩、几个竹筛子、几个盛装油盐酱醋的盆盆罐罐、几十个碗和一辆三轮车就足够了。没和丈夫商量,贾亚芳自己跑到旧货市场掏508元配齐了卖凉皮的全套家当。
她没想到,第一天就卖了69元钱。掐指一算,除去40块钱凉皮的成本、5元钱的绿豆芽、2元钱的摊位费和油盐酱醋,最少净赚20元钱。做生意的就得多盘算。她在西安市转了一圈,也没发现一家既蒸凉皮又卖凉皮的餐馆。有了门面房,既蒸凉皮,又卖凉皮,一天卖200斤米的凉皮。一个月下来不就赚1万多元吗?贾亚芳的心又热起来了她想搞个店铺固定经营。
贾亚芳卖凉皮攒了3000多元钱的时候,不顾家人的竭力反对,要开一个凉皮店了,然而开店不到两个月亏损了3790元。被迫关门。贾亚芳在对陕西秦镇凉皮和汉中凉皮的深入调查之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两派凉皮的优点综合在一起。从此,贾亚芳起早贪黑,亲自洗米、泡米、打浆、蒸制,每一个细节认真地做记录。尤其是将米打成浆后,在烫浆之前,她总要把米浆分成好几份,采用不同的方式蒸制,直到有人吃着这些“实验凉皮”香不可耐时,贾亚芳决定再次租房进店经营。
这次开店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并制了一块“捷尔泰凉皮店”的招牌挂在门头。过路人一看这个名字很稀奇,有人还认为是国外的凉皮,就想尝尝。第一个月下来,小小一碗凉皮,贾亚芳赚了1万多元钱,第二个月的纯收入将近2万元。第三个月时,出现了顾客排队等凉皮的现象。
“捷就是快捷,泰就是安泰、健康。捷尔泰就是让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吃上最健康好吃的凉皮。”贾亚芳解释其店名含义。“这卖凉皮还真有大赚头,我真忙不过来了,你干脆辞职,咱们一起干吧!”其实在贾亚芳动员之前,丈夫王云飞也早有了这个想法。半年之内,贾亚芳就赚了将近10万元。“捷尔泰凉皮”在西安声名鹊起。1999年,贾亚芳在陕西省工商局注册了商标。一年后,“捷尔泰凉皮”和“捷尔泰肉夹馍”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贾亚芳从一家凉皮店发展到全国20多个省180家“捷尔泰凉皮连锁店”,安置了2000多名下岗职工。目前,“捷尔泰凉皮”已在新加坡、加拿大成功注册。贾亚芳和丈夫正筹划着把中国凉皮打入国际市场。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