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教育是费力而不易讨好的事情之一。花很大力气,但收效平平。而且,新近研究的成果令人深思,它似乎表明我们过去的许多努力,反而可能抑制了教育自身的动力,比如,语文,原本是可以在教师组织下,由认了字的学生自己阅读学习就学得很好,而我们却热心于谆谆教导,反而使得语文学习困难重重。
原因是我们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核能”,即发自他们自己的内心的学习能量。这里我们借用“核”字,它恰好和原子核的“核”字有可以联结的地方。原子能是通过核物质改变自身原子核的质量来产生巨大的能量,而在教育中,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内心的发扬,在学习中借助于改变自己的质,而形成巨大的学习能量。
我们来看原子能产生的历史。在发现原子能以前,人类只知道世界上有机械能,如汽车运动的动能;有化学能,如燃烧酒精转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放出热能;有电能,当电流通过电炉丝以后,会发出热和光等。这些能量的释放,都不会改变物质的质量,只会改变能量的形式。
铀核裂变以后产生碎片,但所有这些碎片质量加起来少于裂变以前的铀核,那么,少掉的质量到哪里去了,就是因为转变成了原子能。质量转变为能量后会是个非常巨大的数量。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分别是化学能的250万倍和1000万倍,1千克铀235相当于2500吨煤,1千克氘和氚相当于1万吨煤。
这是一种能级的变化。在多年的生本教育实验研究中,我们感受到,把主要依靠教转变到在在教者的组织帮助下主要依靠学,也会发生教育动力的巨大变化,有如能级的转换。换句话说,我们把教育中的能量,依据人的提升方式,称为“教能”和“学能”。教者把人教会了,对于人是一种提升,而教者让人自己学会了,对于人也是一种提升。问题是两者的提升大不相同,后者要强大得多。学习者在自己学习为主的活动中,直接使用了和改变了自己的质,通过自己的自身的质的改变,来获得自己的巨大提升的能量。这里,所谓质,就是学习者自身人格的变化。比如说,他们的自主学习活动,既依靠了自己的学习天性,又更多地唤醒了自己的学习的天性,热爱学了,会学了,主动地学了,其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都远远超过原有的依靠外力,常常是“水过鸭背”的教学方式。看,“教能”,就量级和原理来说,不是有点像机械能,而“学能”,则像以质变能的核能的形态吗?
这样的类比,使我们得到某个方法论的启发,我们的教学就要像机械能转变为核能一样,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把主要靠“教能”改变为主要靠“学能”。其实,就像原子能的产生机制,最初也要靠机械能或电能、化学能来启动一样,即使我们主要靠“学能”,也还是要教师,要学校,要教材。但是,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学习者学得好,学得充分,学得快乐,而把他们的学习能量都发挥出来。
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学能”的功效状况。我们从1998年开始了生本教育实验和理论研究。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的课程、教材、教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经过在100多所学校、历时近十年的实验,学生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成效令人惊诧不已,有时甚至不可思议。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敏捷和活跃方面,在搜集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水准方面,都大大地超过了对比班或平行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的自信心、成功感及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也都令人惊喜。
其中,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已毕业三届,初中和高中也有多届毕业班。在实验中,学生积极欢乐地、高质高效地学习,课堂如诗,催动了他们的人格建树、智慧生成,他们拥有向上、自信、友爱、积极的精神面貌,思维活跃,语言畅达,终端考试成绩优异。
在城乡实验学校的课堂上,到处洋溢着生命的欣喜。孩子们把学习变成自己的生活。他们时时都在想着在学习中开辟新的生活领域,例如,清新的文字,热烈的讨论,特别的思绪,有趣的游戏,数学日记,等等。
值得强调说的是,尽管我们的教学如此开放,在最终考试中,不论小学还是中学,几乎全部实验学校或实验班级的毕业生,都取得了当地最优的成绩,而且远超其他学校班级。在十年实验期间,大批小学实验班学生入学十个月,就可以用电脑写数百字的文章。华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做当年升高中的-想象作文题,语文专家阅过其中6篇认为“百分之八十的初中毕业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到六年级(2016年),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知识丰富的程度,被一致认为达到中学高年级以上的水平,2016年末,广州市全市进行了涉及上千所小学的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全市前10名中,生本教育实验学校华阳小学占了4名。这所学校三届的学生语文、数学毕业考试均在全市前列。新会实验小学有3名学生在2016年自行到广州参加广雅中学初中部的入学考试,在3000多考生中获第1、第21,第70位。中学各科的学习也与此类似。如实施了四年的博罗县的原成绩排到全县最后(42位)的薄弱学校罗阳一中,进到第5位。而从化五中更是从2016年大市综合测评第33位(总数36)进到2016年第5位,其中有的学科还得到广州市高考特殊贡献奖。博罗华侨中学作为县级三号高中,2016年美术考生300人,有270人考上本科,2人考入清华大学,10人考入中国美术大学。南海许海中学、旗峰中学、樵北初级中学都从从当地镇的中等或较差的学校进入到全区有影响的学校。许海中学校长还被评为南海区十名名校长之一。
特别可贵的是,生本教育对消除差生现象十分有利。实验学校普遍反映各类型的学生都得到较好的较均衡的发展。在中职学校,生本教育大大改变了学生的厌学现象。2016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出中职73号文件,指出:“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生本教育实验研究,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研究课题,现为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生本教育是强调主要依靠学(在学校和教师帮助下)的教育。在教育中,采取激扬生命的路线,培养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向上,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充分发展的学生。生本教育体系实验先后在本省、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等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100多所中小学校进行了为期八年的整体性的改革实验,从理念、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管理、德育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省委主要领导和省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分别批示“关注郭思乐教授的教育科研成果”“生本教育理念及相关实践体系是广东本土原创性的教育科研成果,对创建我省文化大省和教育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文件指出 "为推进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今年将在我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启动“以生本教育改革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验”。
下面是一所实验学校的反映。
标题:生本教育是中职学校解决教育问题的法宝
作者: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
在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我校于2016年11月开始在全校推行生本教育。通过两个多月的实验,收到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 长期以来,我校和其它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自信心不足,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不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职业教育教学要思考最多和最难解决的问题。
虽然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实验生本教育,但大多数教师认识到生本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都自觉地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生本教育。目前,全部文化基础课教师能将生本教育付之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大部分专业课教师也能根据专业课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实施生本教育,并且在生本教育中尝得了甜头。
通过实施生本教育,我们发现上课睡觉的学生少了,课堂变得更活泼了,测验成绩更好了。以前学生不喜欢上文化基础课(语、数、英),现在不同了,学生对上这三门课的兴趣更浓厚了。
当教师第一次采取生本教育模式上课后,学生的反映就是:这是我上过的最“爽”的一次课。绝大多数学生对生本教育是认同的,是喜欢的。这说明生本教育符合人学习的本能规律,是按照人学东西的自然过程而设计的教学。
语文课教师反映说,生本教育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数学老师说,学生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生活中活生生的实例来说明;英语老师欣喜地说,原来认为顽皮的学生,在生本教育中表现最为突出,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最为活跃,而且反映出他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默写很长的英语单词);专业课本来比较枯燥,但在生本教育教学中,学生能联系生活和生产来理解很多不容搞懂的专业知识,并且通过自已动手做,来掌握专业操作技能。
生本教育也在学生思想德育工作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前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有些同学对学习失去信心,无心学习,有的学生还闹着要退学。生本教育为他们树立了信心,给了他们自信力,只要在学习中多看、多做、多说、多听、多练,每个同学都能学得好。
也就是说,以生本教育取代师本教育,我们就像是把机械能转换为核能一样,把依靠“教能”转变为(在教者组织和激发下的)依靠“学能”。这时,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大变样,就会获得人的“生命的裂变”带来的巨大能量,无论大学、中学、职业学校、小学,都是如此。
实验表明,那时候(对于生本教育实验学校还要加上“过去时”和“现在时”),我们的老师就成为白领,不必那么辛苦地发自己的“教能”,而是帮助学生发出“学能”,这不也是意义重大的“能级转变”吗?那时候,老师们是不是像核电站的人一样穿白大褂不要紧,至少不会和那位向我们诉苦的老师一样,年年苦熬,又紧张又累,四十岁不到,早已经满头白发了。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