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乐 生本教育-简单和复杂的原理

作者:郭思乐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9-08-17

1、生本教育管理走向充满活力的简单,源于儿童生命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就像陀螺的飞速转动反而带来了直立,而这种直立是陀螺本身的性质一样,儿童越是复杂和富有生命力,他们的活动越富有生命气息,教育管理就越有可能走向简单。我们在生本教育实施过程中感到最奇妙的,也是最令人激动的,是如前所述,儿童自主活动呈现的规律中,竟是走向真善美,即走向正确和正义的。例如,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中的一堂三年级的生本语文课“水的语言”上,学生对水的各种语言------各种响声,都从形态上和原理上进行了分析,接着,同学们转向每个人的独特的感受,有的人说,他了听到风的声音,听懂了风的语言,有的人说,植物也有语言,动物也有语言,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汇成了和谐语言,我们要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和谐。注意,孩子们在这里感受了天籁的和谐,最深刻地呼唤出了心灵中的善意,而这是充分自由的发展带来的。子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于是教育需要和可以依靠生命体所负的天命(天性),靠他们的“率性”与“修道”,也就是说,人有发展的、学习的、走向美好的天性、本能和潜能。由此,每个儿童都是在他自己的意义上能学好的,进而(逻辑的结论)是每个教师都是可以把儿童教育好的。也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儿童,也没有教不好的教师”。(这里所说的教,是广义的,是指包含了教师把过去意义的教转化为学习者的学的那样一种教)。这种天性、本能和潜能的存在,是人类亿万年众多矛盾解决的基因传留,是正向的,适合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的,这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胃,来解决消化食物和保证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是那样的“正向”一样。相应地,人有语言的、文法敏感的、思维的、感悟的、创造的本能,人之初,性本善,因之我们只要依托这种本能,就足以以最精简的方式,来完成人的教育任务,即形成富有活力的,符合人性而又简洁的教育管理。相对之下,原有的师本的、本本的、考本的教育忽视学习者是一个生命体,把外界的要求和生命体的活动对立起来,把原应被依靠的生命体的活力反倒被认为是必须加以控制的理由,进而带来了教育管理的极端复杂性。

2、生本教育管理走向具有活力的简单,源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与成全人之生命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不言而喻地必须依靠生命自身,因而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操作上从主要依靠教,转向在教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把管理的思路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生本教育之所以可以在如此深刻和广泛的程度上改变学校的或甚至是区域的教育管理,使之简化,最终是因为依靠了广大学生生命的潜能、本能和天性构成的原动力,让“绝大多数的细节转向融入、服膺或依托生命”。我们发现,在先前的教育管理中发现需要管理限制的、最终表现为细节的众多要求,例如,我们要学生坐端正,要他们参加体育锻炼,要他们维护集体荣誉,要他们提升学业和人格,等等,无一不是儿童自身的需要。这些方面或细节是可以在他们的发展需求中自动地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如果我们让生命自由行动,他们会主动地、自动地生成和发展包含这些细节的相关品质。这里问题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谁来做,劳动了谁的问题,而是这些细节,一旦脱离了生命自身,就缺失了生命的色彩和生命的意义,甚至面目可憎,继而带来更多的需要处理的细节。就像我们如果把火龙果肉里的黑芝麻游离出来,企图由我们来把它捅入到火龙果里去,那么事情就会变得无限复杂而无意义,教育从师本到生本的转变,就是让这些细节回归到它原来的地方去成长着的生命的怀抱之中,让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在生命的成长中蕴含着。

这同师本教育的依靠外力的,把思路定位于控制生命的的管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以生为本的教育带来的形态是充满活力的简单,而以师为本的教育的形态则是沉重严苛的复杂。

3、生本教育带来的管理的简单,实际上体现了老子说的“无为而为”“无为而无不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形态,而是生本教育的本质的表现,是生本教育发挥功能的来源于对教育者生命的蕴有的理解,同时它也是一种合乎自然的教育策略。在教学中,简单和复杂的区别,在于前者为被管理对象腾出了大量的自主空间,而后者则几乎没有空间。空间是自由思考与活动的基本条件,有了空间才有人的生命活力的发挥。对于生产自己智慧的人来说,自由就是生产力。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今天教育管理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构造这种为“器”所规范的最大限度的“空”或“无”,来实现教育管理。教学就像杯子的体,而教学的用,就像杯子装满水一样,盛装着学生的学,而装水,是靠杯子的空来完成的。

生本教育十年百校的实验,证明了尊重生命、依靠生命和激扬生命的管理是成功的。在生本教育学校,学生积极、欢乐、高质地学习,在德育、智育和体育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道德讲堂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