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这句话可能谁也不会反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剥夺孩子童年快乐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人以威胁的口吻断言:谁给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谁就会断送孩子幸福的成年。这番话的逻辑是说,孩子童年快乐了,就不会勤奋学习,自然不会有好成绩,也考不上名牌大学,成年后的生活一定不会幸福。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快乐的童年与勤奋的学习一定是对立的吗?必须经历苦难的童年才会迎来幸福的成年吗?对此我表示深深的怀疑。在我看来,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
我认为,儿童教育的使命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真正的好父母和好教师都是童年的捍卫者。我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源自我多年的工作感悟,也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按时下的某些流行标准,我的童年绝对是荒废学业,而我的表现绝对是“问题儿童”。1955年,我出生在青岛一个清贫的工人家庭,11岁之前几乎没看过任何课外书,那年又碰上文化大革命,连学也不上了,整天就是一个字--玩。我发现,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幸福不是吃啊穿啊,而是玩,最令人陶醉的是与伙伴们一起玩。我们一起上山赶海,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那种自觉自愿的全身心的投入、那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那种充满创造精神的动手实践,几十年过去依然让人魂牵梦绕。
说一句肺腑之言,在那16年中,是玩耍保护了我的自然天性,是文学拯救了我的文化生命。我一生对生活的热爱,对青少年朋友的一往情深,对梦想的执著追求,都源自快乐的童年,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根基。在我出版的所有著作中,几乎都浸透了快乐童年的丰富营养。
我也非常理解今日父母和教师的困境,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谁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可是,一个真心爱孩子并对其终身发展负责的父母和教师,又怎能不关心孩子的生命之根是否扎得牢固呢?古今中外的教育史证明,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根。
毫无疑问,没有游戏就没有童年,因为玩游戏是最适合儿童的认知方式和娱乐方式,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成长的过程,其意义犹如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创造的种子和幸福的种子。玩游戏是需要伙伴的,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是最有魅力的游戏伙伴。然而,与孩子一起玩快乐而睿智的游戏并非易事,如果您体验一下权五珍先生创造的亲子游戏,您会发现游戏是大有学问的。
据悉,权五珍是韩国的玩耍教育专家,开发了要去无人岛坐原木逃离的“逃脱无人岛”项目。他认为,极限状况的享受和挑战以及赋予动机是改善爸爸和子女之间关系的催化剂。他凭着这个信念努力开发各种各样的游戏,曾经在48个课程中开发了600种教育玩耍方法,并开设“爸爸玩耍学校”,告诉大家成为好爸爸的方法。
他说,通常在他关于游戏的讲演中抛出“用报纸能玩什么游戏”的问题时,一大半的爸爸都回答不出。当说出用报纸可以摔纸牌、折成飞机、轮船、帽子等答案后,他们无不面露羞色。仔细研究一下报纸游戏,会发现它竟多达80多种,对于报纸的这种灵活利用,会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的创造天赋重新得到开发。为人父母者从现在起要认识到,人性的许多优良品质都隐藏在游戏中,对于游戏教育的态度需要由漠视转变成一种使命感。
我完全相信这位玩耍教育专家的话,因为我自己的童年就是这样度过的。虽然,忙于生计的父亲顾不上与孩子玩游戏,但是,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和众多的伙伴,会使孩子自主快乐地玩耍起来。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