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名家

作者:云涯骑士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9-10-25

焦德海(1878~1935)

中国相声艺人。北京人。幼年时学唱竹板书,后改行说相声,拜徐有禄、魏昆志为师。与万人迷合作,在京、津一带演出,还与刘宝全、白云鹏、德寿山等名家同台献艺。他善于吸取各家之长,在相声内容及语言净化等方面多有贡献。他的相声艺术特色是活路宽,能说近200段传统相声。他的代表作有《打白朗》、《财迷回家》、《老老年》等对口相声,还有《五人义》、《吃饺子》、《假行家》等单口相声。有的段子曾录制唱片。为他捧哏的以刘德智最佳。弟子有张寿臣、常连安等10余人。

万人迷(1881~1926)

中国相声艺人。原名李佩亭,后改李德钖。北京人。自幼随父(老万人迷)学艺,后拜恩绪、徐有禄、桂祯(富有根)为师,博采众长,技艺日进,常与师弟张德泉合作,以改编演出《耍猴儿》、《洪洋洞》、《文明词》等成名。其后相继与马德禄、张寿臣合作,并亲授张寿臣多段单口相声。万人迷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相声艺人,他在艺术上有师承,有发展,勇于改革创新。有代表作《大审案》、《交租子》、《对对子》、《三近视》、《老老年》等。

张寿臣(1889~1970)

中国相声演员。又名张豫华。北京人。自幼随父张诚甫学说评书、相声。1916年拜焦德海为师,在艺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不断向前辈艺人学习,博采众长,特别是为万人迷捧哏时,得其指导,继承了万人迷的精湛演技和敢于革新的精神。由于在艺术上继往开来,勤于创造,30岁后,自成一家,有幽默大师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艺术上推陈出新,并尽心培育青年相声演员。曾当选为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有《张寿臣单口相声选集》等著作行世。弟子有常宝堃、刘宝瑞。代表作有《揣骨相》、《文章会》、《得胜图》、《夸讲究》、《化蜡钎》、《三近视》、《小神仙》等。

马三立(1914~2003)

侯宝林(1917~1993)

中国相声表演艺术家。满族。北京人。自幼家境贫寒,12岁开始学艺。初从云里飞学滑稽京剧,后改习相声,先后拜常宝臣、朱阔泉为师。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撂地演出。1940年成名于天津,改在剧场和电台正式献艺。1950年组织北京相声改进小组。1955年加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录制并播出大量相声节目。他多次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和全国各地演出,在抗美援朝期间深入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深受欢迎。1979年退出舞台,潜心钻研曲艺理论,著书立说,成绩斐然。侯宝林相声的风格清新、含蓄,追求寓庄于谐、意高味浓的美学境界。他在剔除旧相声的糟粕、纯洁相声语言、提高相声的艺术趣味和格调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他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生活,模拟各种方言市声和各类人物的形态,模拟多种戏曲流派的演唱风格,惟妙惟肖。他的演出不仅深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和喜,也受到国际友人的重视和瞩目。1980年以后他先后访问过日本、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相声一代宗师。他的搭档有郭启儒、郭全宝。代表作有《婚姻与迷信》、《夜行记》、《戏剧杂谈》、《改行》、《关公战秦琼》等,并有著作《毛主席听我说过的相声》。

常宝堃(1922~1951)

中国相声演员。满族正白旗人。原籍北京,生于张家口。3岁随父常连安变戏法,后改学相声,9岁正式拜张寿臣为师。15岁与赵佩如合作。18岁组团演相声和笑剧,艺名小蘑菇。他具有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占领时期,编演《牙粉袋》等节目,讽刺日本侵略者的压榨,为此遭到多次逮捕,毒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他断然拒绝国民党的威逼利诱,拒绝编演讽刺中国共产党的节目。建国后,他积极参加编演新相声,歌颂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他于1951年4月23日牺牲于朝鲜前线。代表作有《卖估衣》、《闹公堂》、《牙粉袋》、《打桥牌》、《新灯谜》、《封建婚姻》、《思想改造》等。他演过100多段相声,其中20余段录制成唱片。

.

马季(1934~  )

中国相声演员。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主要相声作品有《画像》、《找舅舅》、《友谊倾》、《多层饭店》、《一个推销员》、《百吹图》、《一仆二主》、《五官争功》等,著有《马季相声集》。曾获全国职工业余汇演一等奖,首届“金唱片奖”。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

杨振华(1936~  )

中国相声演员。生于沈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53年毕业于沈阳铁路中学,后到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任民警、文书等职。他爱好音乐、能歌善舞。

1957年,他同杨金声、金炳昶等一起拜杨海荃老先生为师。

1962年,转业至沈阳铁西区曲艺团及市曲艺团做专业相声演员。

1981年,在张家口成立“杨振华相声艺术团”。

1989年重回沈阳。

杨振华的表演热情火爆,说学逗唱具佳,节目内容新颖,别具一格。

他的代表作品有:《特殊生活》、《好梦不长》、《假大空》(剧照见封面右上)、《油水大》、《下象棋》、《计划生育》、《八字谜》等。其《假大空》获文化部主办的庆祝建30周年文艺汇演创作、表演一等奖,《特殊生活》、《好梦不长》分获二等奖,《欢歌笑语》获1981年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创作表演二等奖,并首开吉他相声先河。

王志涛(1937~  )

中国相声演员。原名王之涛,回族。1937年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5岁到沈阳铁厂当学徒。1956年参加沈阳市总工会业余艺术团。1962年调入沈阳艺术团,后拜杨海荃为师学习相声。

王志涛的声音宏亮,模仿力强,表演中常以唱取胜。曾创作表演有《协作之花》、《杨香草与田喜哥》、《黑帮宴》、《开拍之前》、《特殊生活》、《心中的歌》、《台湾来信》、《百听不厌》等相声作品。《黑帮宴》曾获全国优秀曲艺创作、表演一等奖。《特殊生活》曾获全国优秀曲艺创作、表演二等奖。《百听不厌》获“金狮杯”相声比赛一等奖。

姜昆(1950~  )

中国相声演员。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曲艺学会会长。主要相声作品有《如此照相》、《诗歌与爱情》、《想入非非》、《新兵小传》、《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等,著有《姜昆、李文华相声选》、《姜昆、梁左相声选》、《笑面人生》,主编《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曾获得中国“金唱片”奖,多次获得全国曲艺大奖。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网络人物”。

侯耀文

中国相声演员。现为中国铁路文工团说唱团艺术指导,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铁路文联理事。主要相声作品有《财迷丈人》、《戏曲漫谈》、《火红的心》、《见义勇为》、《糖醋活鱼》、《京九演义》等,曾获得全国曲艺汇演(北方片)一等奖,1984年全国相声评比一等奖,首届“侯宝林金像奖”。

李金斗

中国相声演员。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相声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文系客座讲师。主要相声作品有《捉放曹》、《山东二簧》、《苦人赞》、《武松打虎》、《老鼠密语》、《省略语》等,著有《金斗广记》。曾获文化部国庆献礼演出一等奖,全国全国电视相声大赛逗哏一等奖,首届“侯宝林金像奖”。

牛群(1949~  )

中国相声演员。现为现代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安徽省蒙城县副县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主要相声作品有《威胁》、《训夫》、《巧立名目》、《拍卖》、《办晚会》、《明天会更好》等,著有相声专集《巧立名目》。曾获1984年全国相声评比一等奖,解放军“八一”文艺大奖,首届“侯宝林金像奖”。

师胜杰(1953~  )

中国相声演员。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相声作品有《郝市长》、《肝胆相照》、《小鞋匠的奇遇》、《影子》、《秤杆风波》、《同桌的你》等,曾获全国曲艺汇演(北方片)一等奖,1984年全国相声评比一等奖,首届中国艺术节金奖,全国电视相声大赛一等奖,首届“侯宝林金像奖”。

冯巩(1957~  )

中国相声演员。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总监、副团长。主要作品有相声《虎年谈虎》、《拍卖》、《办晚会》、《明天会更好》等等,电影《站直啰、别趴下》、《没事偷着乐》。曾获全国电视相声大赛捧哏一等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第18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多次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199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励志格言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