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作者:云涯骑士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9-10-25

知 耻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励志格言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