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格言中华道德学会汇编集

作者:中华道德学会来源:中华道德学会 2008-11-29

序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吸收和继承发扬中华文化,是现代每个炎黄子孙无可推卸的天职。

在这无比丰厚的文化宝库之中,精炼的格言和谚语,易记易诵,亲切易懂,言简意深,一句句闪闪发光的短语,吸引着人们步入哲理的高深殿堂,往往比长篇宏论更为引人注目、共鸣与遐想。[中华励志网]]所以,格言和谚语是语言与思想二者锤炼和升华而成的民族文化精华。

但是,一般的社会大众,即使受了十几年的现代教育,未必有机会阅读和享受到这些令人振奋、反思的精警字句。

本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宗旨,为了使珍贵的格言和谚语能够融入大众的生活里,共同享受这民族的财富,从而提高文化素质和高尚的情操。本书汇集古今格言和谚语的精粹,义理丰富,精简流畅,格调高雅,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先哲的苦心、无声的启迪,可以使我们进入宁静、睿智与解脱的境界,震撼人们止步不前的惰性,鼓励我们奋勇迈向成功美好的人生

所以,本书既可当作修身养性的圣典,也可视为怡情小品,吸取其中金玉良言,贮存于心,终生受用无穷,更可净化心灵,提升思想达至善之境。

公元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中华道德学会 谨识

〈一〉自励

世人于患难忧虑之际,往往以酒色消闷,乃不智之至;须知古人于患难忧虑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健康。圣贤之所以弘道,仙佛之所以得 证果,所争皆在大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宽养得灵,有活泼的胸襟,有坦荡的意境,则 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以充沛的精神,以达愿望。

故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凡有自尊心的人每能奋发向上,若能够配备谦虚求教的美德,那么他的事业会如顺风送 轻舟,一帆千里。相反地,自尊心过强,变成刚愎自用,难与人亲近,那么自尊便陷入 歧途,一事无成。

(注‘刚愎自用’∶性情强硬狠戾固执己见。)

衡量生命的价值,是以思想言行,而非以寿命的长短。

人世间一切的横逆、灾难和困苦,都是磨炼英雄豪杰心志的洪炉和铁锤,只有经过千锤 百炼之后,才能为国家担负起艰巨的任务,创造光明的前途。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 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人作人做事必须诚实勤奋,即使是在没有人听见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绝对不可作 见不得人的坏事;尤其当你处于穷困潦倒失意的时候,仍旧要奋发上进,这样才是真正 有作为的英雄好汉。

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 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会像晴空一样舒畅,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一个人只 有在淡泊之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湖水一样,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所以说∶‘宁 静淡泊,观心之道。’

人必须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必须要有择 善固执的态度,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抗拒财色的诱惑。

当你心中浮现物欲、情欲的邪念时,你应该立即警觉,理智地截止这种欲念的产生,这 样就可以扭转灾祸为幸福。

色欲和物欲像魔鬼一样,诱惑我们失去理智走向歧途,只有用智慧的利剑,坚定意志地 斩断这俗世的烦恼和魔障。

静默是与更高的智慧接触,使我们免受情感的蒙蔽,消除偏见清除杂念,忘却自我,静 如止水,心如明镜,这样才能令智慧涌出,心地明朗,眼光豁达远大,更好的判断事物、 待人和处事。所以,每天抽出一些时间默想沉思,从而透出更大的智慧和灵感,启悟人 生最崇高的真理。

人生是一条数,生命的好与坏,是付出与收获对比后的结果。

人生在世,必经患难,若没有患难,就没有成长。

天才,是一份灵感,九十九份血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

有志者事竟成。

穷己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死,学未惬意,正需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注 ‘惬意’∶心满足。)

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不变的信心,坚强的意志。

努力向前,默默耕耘,机会和成功,必属于最坚忍的奋斗者。

当幸运之神要赠给成功的冠冕之前,往往会用逆境严峻地考验你,看看你的耐力与勇气 是否足够。

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亦越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 人。

多思则明;多学则精;多问则博。

命运能够愚弄常人,但却无法愚弄英雄豪杰。

真正的英雄应该加强修养克制自己,假冒的豪杰只会炫耀才气任性放踪。

以积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

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的。

懒惰和愚蠢在一起,消沉和失败在一起,勤劳和智慧在一起,毅力和胜利在一起。

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可以战胜疾病,

使人强壮和长寿。

一片用努力换来的面包,比一桌继承的酒席好吃得多。

与厄运奋斗,它将增加他的精力与名誉,把逆境变为顺境。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求权势垂青。

真正坚强的人是从不发誓的。

我们所赞美的不是贫穷,而是那些在贫穷面前不低头的人。

〈二〉青少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是人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最富想象力、精力最充 沛的时期。

青年人都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然而,事业的成功需要理想的航标,给我们指明前 进的方向;需要意志做武器,给我们开拓前进的道路。

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从不埋怨生活的坎坷,哀叹个人的不幸。在前进的道路上,遇 到困难就攻克它,碰到挫折就战胜它,小有成功则加倍努力,大有作为则更加发奋。在 物质生活上以俭朴为乐,在精神生活上以高尚为荣,在创造生活上以进取为贵,力求自 身的完美发展,以顽强、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辛勤耕耘。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青少年,终长不成人,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青少年, 反而能炼成大人气魄。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少伟男。”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疾病、贫困、丧父、亡母、 身处逆境的青少年,比较身处顺境、生活舒适的青少年,对人生的思考来得更早,更深 刻,更成熟。他们当中不少人不畏艰难险阻,勤奋好学,去进取,去搏击。(注纨:指 富贵人家子弟,穿着华丽,游手好闲,不好学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在酒色财气编织的迷网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人生!

书藉,是青少年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人的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青少年时代,必须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要有理想、有胆识、有恒心、有毅力。

青年人爱美。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美;而不是衣着华丽的美。

礼貌,是儿童与青少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礼貌是一面照出他肖像 的镜子。

青少年,如花似锦的年华,充满着多少青春的渴望;青少年,如诗如画的岁月,凝聚着 多少亲人的期望。“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谁不盼女成凤,望子成龙。”

不要容您自己昏睡!趁您还年轻力壮,血气方刚,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情。

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开始,爱惜名誉要从幼小的时候开始。

有了钱可以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钱购买。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宝藏;趁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

青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它催发青年人的躯体,启迪着他们的智慧,同时也灌 输着热烈的感情和坚强的意志。

〈三〉处世

人世间真正的爱,是稀世珍品,是财富买不到的,权势占不了的。世上的爱可分成三种∶

第一种∶“如果”的爱。例如∶“如果”你听从我的话,我便爱你。

第二种∶“因为”的爱。 我爱你,“因为” 你很美丽。

我爱你,“因为” 你有财有势。

这两种爱都是有条件的,一旦条件消失了,那么所谓的爱也就化为乌有了。

第三种∶“虽然”的爱。我爱你,“虽然”你的事业失败了,或者是贫病交加;我仍然爱 你。这种爱是没有条件,没有报酬的,是人类中最伟大纯洁的爱。所以说∶“爱出于至 性至情,它是毫无条件的。”

笑!世人和你同笑。哭!世人和你同哭。笑是得人欢喜的东西,笑会使你和蔼可亲,笑 可以消除愤怒和忧虑,使你与人相处融洽。所以说∶‘笑犹如香水,向人洒得多了,未 有自己不沾上几滴的。’因此,我们习惯以笑面对人,自己的心情也自然轻松愉快起来 了。

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全都是诚实的,但是起码自己却先做到了诚实;一 个常怀疑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都是虚诈的,但是至少自己已经先成为虚诈的人。

在动乱时代,局势急剧变化中,要把握住自己的脚步,站稳立场,才不致于被时代的巨 浪所吞噬掉;当处身于姿色艳丽的美色之中,必须把持住自己的情感,才不致被美色所迷惑。

当你事业不如意,而处逆境之时,应该想想那些还不如我的人,这样你就不会再怨天尤 人;当你事业很如意,而使精神松懈之时,应该想想比我更强的人,那么你的精神自然 能够振奋起来。

不要在高兴时不加考虑随便对人许下诺言,不要在酒醉时不加控制随使对人乱发脾气, 不要在得意时不加检点惹事生非,不要在疲劳时疏懒不把事情作完。

一个人的内心假如不被物欲所蒙蔽,他的情绪就会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静的大海那样开 朗,一个人空闲的时候,如果有琴书陪伴消遣,就会使你的生活像神仙一般的逍遥自在。

正是∶“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

当一个人从名利场中退出来以后,再冷眼旁观那些热中于名利的人,才发现在名利场中 奔波劳碌生活毫无意义;当一个人从繁忙工作中抽身到山间乡村去休息,这时候你会体 会到回归大自然的安逸悠闲的乐趣。

正是∶“冷静观世事,忙中去偷闲。”

如果要减低对物欲的诱惑,每天栽花种竹培养生活情趣,可以把世间烦恼抛到九云霄之 外;当你的脑海已经无烦恼之后,每天面对佛坛烧柱清香,再品尝一壶香茗,自然就会 使自己进入忘我的神仙境界。

正是∶“栽花种竹,心境无我。”

人如果经常漫步在山川林泉岩石之间,由于受景物的影响,就能使城市的俗念逐渐消失; 人如果经常沉浸在诗词书画的雅境之内,就会使你庸俗的气质逐渐消失。所以一个人要 提高自己的才德修养,不仅要远离对名利的追逐,而且要经常回归到大自然的环境之中 调剂身心。

正是∶“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一个财富积聚得太多的人,整天忧虑自己的财产被人夺去,可见富有不如贫穷者那样无 忧无虑;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整天患得患失担心自己会丢官,可见为官不如平民那样逍 遥自在。

正是∶“富者多忧,贵者多险。”

只要有一个快乐的境界,就会有一个不快乐的事物来抵消;只要有一个美好的光景,就 会有一个不美好的光景来抵消,可见有乐必有苦,有好必有坏,只有平平凡凡,安分守 己才是最快乐的境界。

一个人的品德、气度、经验三者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品德会随着气度的宽宏而增长,气 度也会由于丰富的人生经验而更为宽宏,因此想要增长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 气度宽宏,要宽宏自己的气度,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生活历练。

没有风吹水自然是平静的,没有尘遮盖镜面自然是明亮的。人类的心灵正像水面和镜面, 原本是平静而明亮的,而邪念就像是风和尘土,破坏了平静和明亮。所以只要排除一切 邪念,生活自然快乐幸福了。

人虽至愚,责己则明。人虽聪明,恕己则昏。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便是圣 贤。将心比心,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便是佛心。

错误必生烦恼,罪恶必趋毁灭,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何必纷争一寸地,让他三分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富贵三更梦,福禄情爱九月霜。

宁无事而家贫,莫有事而家富。

宁无事而住茅屋,莫有事而住广厦。

宁无病而食粗饭,莫有病而食良药。

仇恨不能消除仇恨,只有爱才能消除仇恨。

谦逊退让是保身第一法。安定祥和是处世第一法,宽宏大量是待人第一法,洒脱自如是 养心第一法;

以谅解自己之心谅解他人则保全友谊;以责怪他人之心责怪自己则减少过错。

大丈夫的高贵,只在于为国为民;庸人的炫耀,只重在服饰和生活。

见别人背地谈话,不要侧耳偷听;进入别人家院内,不要东张西望;到了别人书案傍, 不要随便乱翻。

寻欢作乐会导致痛苦,沽名钓誉会使人臭名昭著。

从原谅和宽恕的过程,会发现一种特殊的、非常精致的美。

赌博是贪婪之子,邪恶之兄,灾难之父。

最危险的敌人是阿謏奉承的人。

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

〈四〉成败

诚实以启人之信我;乐善以使人之亲我;

虚心以听人之教我;恭顺以取人之敬我;

自检以杜人之议我;自反以杜人之罪我;

容忍以免人之欺我;勤俭以补人之助我;

量力以济人之求我;尽心以报人之任我。

成功之道∶

〈一〉目的正确;〈二〉正确的信仰;

〈三〉身心健康;〈四〉谦虚又和蔼;

〈五〉自觉自制;〈六〉勤奋又热诚;

〈七〉体谅别人;〈八〉能吸取教训;

〈九〉与人融洽;〈十〉乐善又好施。

居家四败

妻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

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和蔼为祥气,骄傲为衰气,

善良是吉星,恶劣是凶星。

有一分谦让,便有一分受益;

有一分骄矜,便有一分挫折。

成功的女性∶

对丈夫是好的伴侣和助手,

对儿女是好保姆和好老师,

对社会是博施仁慈参与者。

成功的男士∶

拥有一位贤慧的妻子,

拥有智慧和健康体格。

成功,不在乎大和小,而在乎是否尽你的能力做到最好。

大丈夫的三不∶

(一) 富贵不能淫 (二) 贫贱不能移 (三) 威武不能屈

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作什么事都不容易成功;

性情温和心绪平静的人,作事考虑周到容易成功。

世界最重要的人,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你的信心、勇敢、正直、乐观、机智、谦虚、 善良、容忍、丰富的学识、勤恳的工作,才是你的护身符,才决定你一生的成就。

凡是被环境所压倒的人,都是意志不坚的人;凡是被邪恶侵蚀的人,都是正气不足的人。

从未失败过的人,是决不会变得富有起来的。是失败使骨头坚硬;是失败化软骨为肌肉; 是失败使人不可征服。

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是看他做每一件事情的出发点,也就是他的见地,如果是为大家 好,历史自会留名;如果只是为个人的目的,那只是过眼烟云,过去了,就什么也没有 了。

成功九要素∶要很诚实、要有远见、要有广泛的常识、要有专门的智识、要有负责任的 心、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要有承受压力的胸怀、要有不退却的意志、要有亲切待人的 本质。

不能够因为一时的成功,就得意忘形,自夸其才;也不能够因为一时的失败,就自甘堕 落,丧失斗志。

只要有一种无穷的自信充满了心灵,再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聪明的才智,总有一天会成功 的。

〈五〉读书

天地间第一人品,惟有读书。

每个人的气质本难改变,惟有读书可以改变气质。

读书虽未成名,人格已趋高雅。

读书要诀∶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注有识∶辨别,选择有益之书。)

人世间任何事,多是利与害兼有,

惟读书有利而少害,读一卷书,则有一卷之益,

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学问是智慧的泉源,品德乃事业的根本。

百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鱼离水则身亡,人离书则神索。

(注‘神索’∶神气颓丧。)

君子之求学,入于目,藏于心,行之以身。

眼界要阔,踏遍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注‘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读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要能读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才不会陷入只背诵词章文句,而不明书中真理。

家贫者,不可因贫而废学。

家富者,不可因富而怠学。

贫而勤学,可以立身。

富而勤学,名乃光荣。

惟见学而显达,未见学者无成。

学者乃身之宝,学者乃世之珍。

学者乃是君子,不学则为小人。

造灯以求明,读书以求理。

明以照暗室,理以服人心。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老师,我们应该多读书、苦读书,从中汲取营养,增长智识。

我们要多读书,更要读好的书。在言情武打的迷宫中,我们要迷途知返,勇于争脱;在 书的海洋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善于选择。

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快成长,成良才。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智识的力量,在于它是一盏启迪智慧、驱逐蒙昧、开阔眼界、把人引向光明的明灯。而 书籍,恰如点燃明灯的火种。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 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

读书,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中外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所以书籍是人类进步 的阶梯。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不独改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

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

千年奇遇,无如好书相遇;平生清福,莫过于雅事接连不断。

没有比读书更快乐的,

没有比教子更重要的。

读书者不贱,耕田者不饥,

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节俭医贫,弹琴医躁,独卧医淫,随缘医愁,读书医俗。

不读书不能进入圣贤的境界;

不积德不能生出聪慧的儿子。

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雅,足以成长。

多则廉价,万物皆然,惟独智识例外。

智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

一个爱书的人,等于有一个忠实的朋友、有一个良好的导师、有一个可爱的伴侣、有一 个真挚的安慰者。

〈六〉戒淫养生

戒淫文

酒不醉人人自醉, 色不迷人人自迷,

色盗人精是削肉, 要知精血量有限,

只图片刻之欢乐, 不知肾衰骨髓枯,

无节色欲催命符, 人虽未老身已残。

妻妾之外非己色, 淫人妻女败己身,

天律淫罪最严厉, 寿夭折福殃儿孙。

青年无知患手淫, 血气未定身已损,

洁白之驱鬼相随, 葬身欲海不自知。

奉劝世人早自省, 色淫两事深戒之,

道德善书常阅读, 百病顿消健似仙。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睡,多睡倦神。

戒贪色小故事

宋朝的包宏齐,官拜朝廷密使,年高八十八岁,耳目聪明,满面红光,皮肤润泽, 精神饱满,健步如飞。当时宰相贾似道,非常仰慕包宏齐身体如此强健,于是向包宏齐 请教养生之术,包宏齐说∶“我有一服养生药丸,乃是不传之秘方。”贾似道再三要求 其公开秘方以益众生,包宏齐见贾似道真诚恳切,才微笑回答说∶“幸亏是我吃了五十 多年的养生独睡药丸”。[中華励志网]令满座百官闻之捧腹大笑不已,真正醒悟到要强健长寿,清心寡 欲乃人生养生唯一秘方。胜于皇帝的任何御制补品。

养气

少思虑以养心气, 寡色欲以养肾气,

常运动以养骨气, 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 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 顺时令以养元气。

养心

多静坐以收心, 寡酒色以清心,

去嗜欲以养心, 诵古训以警心,

悟至理以明心, 常布施以善心。

贞观政要∶“乐不可极,乐极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风流容易浮荡,狂放容易昏乱。

金钱能买妓女的笑脸相迎,

金钱难买妓女的真心之爱。

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

鱼有水则活;水涸则死;

灯有油则明,油尽则灭;

人有精则寿,精干则夭。

酗酒者德必败,好色者身必伤。

〈七〉积善

善恶四种标准∶

(一) 对己对他都有利的是善;

(二) 对己不利但对他人有利的是大善;

(三) 对己对他都不利的是恶;

(四) 对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是大恶。

“慈心”为希望他人得到快乐,

“慈行”为帮助他人得到快乐。

“悲心”为希望他人解除痛苦,

“悲行”为帮助他人解除痛苦。

善与恶的定义∶

害他终害己,而致己他俱害,故为恶。

利他终利己,而成己他俱利,故为善。

作善天降之百祥,作恶天降之百殃。

善事须贪,恶事莫乐。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

为善最乐,道理最大。

积善逢善,积恶逢恶,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若还不报,时辰未到。

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为子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为人行善积德者,其后必惠。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身。

人起善心,吉神随之,

人起恶念,凶神随之。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

中品之人,教而后善,

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圣而何,

教而后善,非贤而何,

教亦不善,非愚而何。

善为至宝,一生享用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

终生行善,须防行一恶。

当势可为恶,而不为恶,即是善者。

当力可行善,而不行善,即是恶者。

富贵之家,若无宽容之心,易遭横祸。

聪明之人,若无宽厚之心,易损福寿。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

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但日有所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积善而望报于天者无福。

施恩而求报于人者无德。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

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为善最乐,天理昭昭报应无差,

为恶难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

善气迎人,如沐春风;

恶气迎人,如逢炎夏。

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急济贫;

人若不遭天祸,施舍第一良方。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一个人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就等于给后代子孙种下了幸福的根苗,这如同栽花植树一样,把花木栽在土地,再浇水施肥︹行善积德︺,就能使花木枝叶繁茂,而开花结果。

人存慈悲祥和的念头,就可创造人际间和平之气氛。

人保持纯洁清白心地,就可使美名流传而千古不朽。

(一)不蒙蔽自己的良心,

(二)不作绝情绝义的事,

(三)不浪费物力,假如能够做到这三件事,就可以为天地树立善良的榜样,为社会创造无穷的财富,为后 代子孙创造永恒的幸福。

心地善良的人,言行举止都极其温和慈祥,性情凶暴的人,谈笑之间充满恐怖的杀气。

心地光明磊落的人,即使身处黑夜,犹如置身于阳光灿烂的晴空之下。

心地阴险邪恶的人,即使在大白天,像被魔鬼缠身一般终日战战兢兢。

作了坏事而怕人知道,这种人尚存羞耻心,还保留一点改过向善的良知。

作了善事急着让人知,这种人目的贪图虚名,已经种下了可耻的伪善祸根。

一个人真诚施恩惠帮助别人,就绝对不会希望得到别人的报答,所以想要帮助别人,应 该帮助那些根本无能力回报你的人。

例如∶病、老、残、弱者。

人间私语,天闻如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人可欺,天不可欺,

人可瞒,天不可瞒。

人善人欺天不欺,皇天不负善心人。

人恶人怕天不怕,皇天必惩恶心人。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必有报,天律必无私。

见人之善,而寻己之善。

见人之恶,而寻己之恶。

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行。

闻人之恶,如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烈。

积榖帛者,不忧饥寒。

积道德者,不畏邪凶。

积善故事

宋朝名宰相范仲淹,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 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 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 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 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实践了年青穷苦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宿愿。

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 范家的曾孙都贤达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 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 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 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 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所以,世人若要为子孙谋福利的话,范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

〈八〉口德

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口者,关也;

舌者,机也;出言不慎,驷马难追。

不知而说,是不聪明;

知而不说,是不忠实。

君子言简而实,

小人言杂而虚。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

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开口讥诮人,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

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

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

语言切勿刺人骨髓,

戏谑切勿中人心病。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快乐之时说话,没信用的多;

愤怒之时说话,失礼节的多。

面责人之短,人虽不悦,未必深恨。

背地言其短,令人不悦,怀恨甚深。

不必说而说,是多说,多说易招怨;

不当说而说,是瞎说,瞎说易惹祸。

君子一言当百,小人多言取厌,

虚言取薄,轻言取侮。

对失意者,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喜闻过者,忠言日至;

恶闻过者,谀言日增。

言不可轻说,若说话更改,不如不说;

言不可轻诺,若应诺更改,不如不诺。

所以一言半诺,俱宜谨慎为要。

有道德、信义、智谋者,必不多言;

惟小人、狂人、妄人者,必会多言。

言不中理,不如不言,

一言不中,千言无用。

口舌祸之门,灭身之斧也。

与善人言,暖如布帛。

伤人之言,痛如刀割。

刀疮易好,恶言难消。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

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好。

得人善言,如获金珠宝玉。

见人善言,美于诗赋文章。

听人善言,乐于钟鼓琴瑟。

〈九〉福字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

有力量济人,谓之福,

有智慧编著善书,谓之福,

有聪明敦厚资质,谓之福。

无是非纠纷,谓之福,

无借欠钱债,谓之福,

无疾病缠身,谓之福,

无烦恼忧虑,谓之福。

妻贤子孝,谓之福,

长寿健康,谓之福。

一点慈爱,是积德的种子,是积福的根苗。

一念容忍,是德行的种子,是无量的福田。

人若日行一善,福虽未至,祸自远去!

人若日行一恶,祸虽未至,福自远去。

福由己发,福在积善;祸由己生,祸在积恶。

现在之福,积自先祖,不可不惜;

将来之福,留予儿孙,不可不培。

现在之福,如点灯,愈点愈少;

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愈多。

人间的幸福不可以勉强去追求,

只要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这已经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基础,

再加上勤奋努力幸福就会到来。

在人的一生之中有苦也有乐,

只有在苦难中不断磨练自己,

而努力得来的幸福才能长久。

心地仁慈博爱的人,

由于胸怀宽阔舒畅,

才能享受长久福分。

佛陀说∶

‘名利的欲望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跳进火坑,

贪婪之心太过强烈就等于使自己沉入苦海,

只要有一丝纯洁观念就会使火坑变成水池,

只要有一点惊觉精神就能使苦海变成乐园。’

原文∶

“利欲炽燃即是火坑,

贪爱沉溺便为苦海,

一念清净烈焰成池,

一念惊觉船登彼岸。”

有人来问卜,如何是祸福。

我亏人是祸,人亏我是福。

无故而得千金,不有大福,必有大祸。

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

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齐集。

事不可做绝,话不可说绝,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

不懂而自以为懂,这是最蠢的人;

无事而横生事端,这是薄福的人。

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籽,亦是积福根苗;

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功德,亦是无量福田。

为求福而作恶,这罪过不轻;在辛劳中积福,这福泽最大。

〈十〉贫富

十富

一∶不辞辛苦走正路,自当富。

二∶买卖公平多顾客,忠厚富。

三∶听得鸡鸣离床铺,勤劳富。

四∶不误农时耕作忙,恒久富。

五∶货真价实做生意,守分富。

六∶合家老幼齐协力,同心富。

七∶慎防火盗管门户,谨慎富。

八∶妻贤子孝善治家,帮家富。

九∶教导儿孙应自立,后代富。

十∶存心积德天庇佑,为善富。

十穷

一∶嫖赌游荡不经营,富变穷。

二∶钱财浪费无方寸,容易穷。

三∶朝朝睡到日正午,邋遢穷。

四∶家有良田不耕作,懒惰穷。

五∶结交豪官做亲翁,攀高穷。

六∶喜打官司逞英雄,斗气穷。

七∶借债贵利妆门风,自找穷。

八∶妻儿好吃兼懒惰,命当穷。

九∶不教儿孙勤读书,后代穷。

十∶贩卖毒品卖假货,为恶穷。

富而不骄、富而好礼应是富人的操守。

富有不是罪过,但富有会招致灾祸。如果能够去除矜夸之态,去其鄙吝之心,消其心中 之怒,禁其淫欲之念,则能够保享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善终。”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贫困的生活,艰苦的条件,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磨砺人才的砥石,多少伟人都是在与 贫困作人木一手韧性的搏斗中取得成续。所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注 砥石∶磨刀石。)

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艰难困苦的时候,祟高的气节才能显 示出来,这种气节永垂青史。

富贵人家,应该宽厚处事;富贵人家,应该仁厚待人。

富人能施舍为美德,贫者无奢求为美德,

贵人以谦让为美德,贱者不羡势为美德。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富人因为求官而破财,污吏因为受贿而丢官。

观富贵人,当观其气概,

如温厚和平者,其荣必久,其后必昌。

观贫贱人,当观其度量,

如宽宏坦荡者,其福必臻,其家必裕。(注臻∶意到。音真。)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

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中華勵志网]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富贵之家不肯宽容,必遭横祸;聪明之人不学忠厚,必定夭亡。

恃文才而自我夸耀,思想浮浅;

仗富贵而目空一切,见识鄙陋。(注鄙陋∶见识浅薄。)

财富能使意志坚强、知识渊博的人变成懦夫和自负。

富者省一筵席,可济穷者一月粮。

贫而好施,功倍于富;

富而不施,富无久长。

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

有志贫不久,无志富不长。

贫贱时,眼中不羡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傲。

富贵时,心中不忘贫贱,一旦失败,必不气馁。

我贫无谄,又当无怨。(注‘谄’∶巴结、奉迎。)

我富无骄,又须有情。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更难。

处贫如富,处贱如贵。

立身处世,终身潇洒。

勤则家兴,懒则家破。

俭则家富,奢则家贫。

富家子弟,骄且懒,富不久;

贫家子弟,谦且勤,贫不久。

奢者心常穷,俭者心常富。

奢侈是为恶之根,

淫欲乃丧身之源。

家败离不开个“奢”字,

人败离不开个“逸”字,

事败离不开个“骄”字,

多病离不开个“淫”字。

贫贱非辱,贫贱而妄为者为辱;

富贵非荣,富贵而好施者为荣。

贫穷家庭应打扫得干干净净,

贫家女儿应把头梳得整齐美。

摆设虽简陋穿着虽朴朴素素,

却保持一种脱俗高雅的风范。

〈十一〉知足

一个人只要心中出现一点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么他原本刚直的性格就会变得很懦弱, 原本聪明的资质就会被蒙蔽而变得很昏庸无能,原本慈悲的心肠就会变得很污浊,结果 就等于是毁灭了他一辈子的品德。所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

一般人都认为能够满足心愿就是最快乐的了,然而却常常被快乐引诱到痛苦中;一个胸 怀旷达有大志的人,由于能够忍受种种不如意的折磨,最后终于在艰苦奋斗中换来真正 快乐。所以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都是苦尽甘来所得到的成功果 实。

凡是对现实生活能够感到满足的人,就会享受到神仙一般的快乐;不感到满足的人就摆 脱不了庸俗的困境。所以如果不能善于面对生活,就会处处充满危机。

善于依附权贵者,固然能获得一些好处,但是,一旦权贵殒落,被波及所招来的祸患却 是最凄惨最快速的;所以,安贫乐道者,虽然清贫寂寞,但是他的清高的人格和平安的 生活却是最珍贵的。诸葛亮的座右铭∶“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当性欲像烈火一般燃烧的时候,只要想一想肾衰身残的痛苦情景,那性欲的烈火就会冷 却下来;当功名利禄像蜂蜜一般吸引人时,只要想一想犯法入狱的痛苦情景,那么地位 财富的吸引力就会消失。所以,孔子忠告世人∶君子有三戒∶

(一)少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二)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三)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和人争强好胜,道路就会觉得很窄,假如退后一步让人先走,道路就会变得宽阔平坦。 所谓∶“让一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给他金银,还怨恨得不到珠宝;官至公爵,还怨恨没有封为诸侯。(注 公爵只是官位高。而诸侯有领土的实益。)这种人虽然身居富贵,而实自甘沦为乞丐。 一个自知满足的人,即使吃的是粗茶淡饭,比山珍海味还要香甜,即使穿着布棉袍,也 比狐袄貂裘还温暖。所以一个知足的平民其人格比贪得无厌的权贵更为高尚。

当你站在竹篱笆外面,欣赏远山近水的风景,忽然传来大雁南飞的鸣叫声,这时就宛如 置身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当你静坐在书房看书,窗外传来夏日的蝉鸣,这时就会 体会到宁静中的超凡脱俗的雅趣。

与饥饿哭泣的人相比,能够吃饱自然就是幸福;

与寒冷号啼的人相比,得到温暖自然就是幸福;

与辛劳服役的人相比,优闲度日自然就是幸福;

与身患疾病的人相比,健康强壮自然就是幸福;

与遭受灾祸的人相比,平安无事自然就是幸福;

与夭寿死去的人相比,健康活着自然就是幸福;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

知足者常常自足,终身不遭受侮辱;

知耻者适可而止,终身不蒙受羞耻。

饮食甘美,衣着华丽,如不知节俭就会损伤;

多积财物,富贵骄人,如不知满足就会丧命。

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能使平静心湖掀起汹涌波涛,即使身居深山古刹也无法平静; 一个内心毫无欲望的人,即使在盛夏酷热,也会感到浑身凉爽,甚至住在闹市,也感受 不到喧嚣烦躁。

所以“心静自然凉”,精神力量能够克服一切。

例如∶

〈一〉∶古时有位高僧,故意在盛暑穿着棉衣而不流汗,并且因此留下“安禅何必须山 水,灭却心头火亦凉”的名句。

〈二〉∶清朝末年,朝政腐败, 广州爆发第一次起义失败,首领之一陆皓东被捕后,清吏以 酷刑拷打,迫他供出同党,可是他却神色自若的坚决不出卖同党,并且对清吏说∶ “我身虽痛,而心不痛”。这是在精神上把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到家,只 要有这种工夫,即使身临大难也不会苟且偷生,一切火热和酷刑,都不会使他们屈 服。

正如佛家说∶

“行人修德,虽火坑亦是青莲。”

〈十二〉爱国

国家至上人皆知,民无国家草无根,

齐心协力为国家,为国尽忠是天职,

岳飞精忠抗金兵,天祥碧血照丹青,

八百壮士为国死,八年抗战保国土,

黄花岗上存英烈,捐躯成仁为民族,

自强爱国齐奋斗,国运昌隆永富强。

‘国家’,顾名思义,‘国’与‘家’的生死存亡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国土分裂、受侵略,人民就要受苦受难,国土完整、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太平盛世。

正如俗语所说∶‘愿作太平狗,勿作乱世民’。

清末朝政腐败,八国联军入侵,清廷被迫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八年沦亡,日军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血泪史,假如说我们没机会去切身体会,或者因时间而淡忘了的话,那么自八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之后,阿富汗、车臣血腥的内战;南斯拉夫长达三个月,被北约盟军的狂轰滥炸,这一切惊心动魄惨烈的血淋淋情景,令人情不自禁地暗自庆幸,祖国这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安定繁荣,给十二亿人民带来温饱的小康生活,是多么的可贵,值得珍惜。

历史给人类的启示∶‘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当国家遭受奴役的时候,个人是无权离 开自己祖国的。

不忠不义,不爱祖国,没有良知,这种道德的沉沦,是任何国家、民族所最不齿的。

只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能保证她的公民的自由。

所谓爱国心,是指你身为这个国家的国民,对于这个国家的国民,对于这个国家,应当 比对其他一切的国家感情更深厚。

任何伟大的民族,都不会将有关自己存亡的问题交给别的国家去决定。

推行德行,国家就会兴旺发达,背弃道德,国家就会败坏、衰落。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励志格言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