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 父 杨彦芳
意欲寻亲,可恨阴司无子路;
情难睹面,无非梦里忆颜回。
[简注]杨彦芳(1869—1941),字锡金,四川青川人。以教书为业。 子路:人名。即仲由,春秋时期人,字子路,孔子弟子。这里喻儿子无路寻亲。 颜回:人名。字子渊,春秋时期人。孔子弟子。这里用作梦中恍见父亲的容颜。 联语平白如话,表现思亲情切。借用“子路”对“颜回”,谐趣横生,尤见工巧。 见《中华对联大典》
挽女助教某 王育道
班昭史笔,道韫诗才,读烈女诸篇,后劲前茅,芬芳长在;
屈姊砧愁,湘妃竹怨,歌离骚一曲,美人香草,今古同哀。
[简注]王育道,字志初,湖南慈利人。 班昭,字惠班,一名姬。班彪女,班固、班超之妹。嫁曹世叔,早寡。班固著《汉书》未成而卒,余下部分,和帝命昭续成。 史笔:史官直言记叙历史的笔法称史笔。此指班昭续写《汉书》。 道韫:即谢道韫,晋谢安侄女。王凝之妻。聪识有才辩。能诗。一天大雪,安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安兄子朗说:“散盐空中差所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很高兴。世称谢道韫为咏絮才。 烈女诸篇:即《烈女传》。 后劲:谓后来的英秀。 前茅:此指前代的贤良。 屈姊:屈原的姐姐女媭。 砧:捣衣石。南朝宋谢灵运《捣衣》诗:“簷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传说二女死后成为湘水之神。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 竹:指斑竹,也称湘妃竹。 古代神话传说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思帝不已,泪下沾竹,竹都成斑点。 离骚:《楚辞》篇名。战国时楚国屈原(平)所作。《史记·屈原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美人:指女媭、湘妃。 香草:有香气的草。以喻忠良之人。 联语用古代四位有才德之女人为铺垫,对女助教的颂扬虽有点过誉,但含巾帼不让须眉之意,比衬中而具芬馨,哀情互显。见《对联话》
赠 人 丁传靖
外直中通是花君子;
春耕秋获为农丈夫。
[简注]丁传靖(1870—1930),字修甫,一作秀甫,号闇公,江苏丹徒人。清光绪副贡。修纂。有《闇公诗存》。 “外直”句:化自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里以荷花喻人。 农丈夫:由“农丈人”化出。农丈人,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农丈人一星在南斗西南,老农主穑也。”这里指有所作为的人。 联语构词工巧,题赠情深,从品质和劳绩两个方面表达了由衷的赞美,是励人也是律己。 见《中华对联大典》
米业公所联 前 人
近者悦,远者来,莫以斗筲自限;
志同方,道同术,须知稼穑维艰。
[简注]“近者悦”两句:见《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说,同“悦”。意思是说,近居的百姓因政治清明而欢悦,远处的民众闻风而来。后以“近悦远来”指清明之政。此指米业通商以信,买卖公平。 斗筲:都是容量很小的量器,比喻人的才识短浅,气量狭小。《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自限:自我限制。 “志同”两句:即志同道合。意谓志愿理想,意见都相同。 稼穑:见前注。 维艰:艰难。维,句首助词。 联语由此即彼,论证说理,认识境界较开阔。不仅切米业公所之题,亦切经营米业之旨。 见《对联话》
赠毛彦文联 熊希龄
紫府高闻诗博士;
青山遗逸女尚书。
[简注]毛彦文:女。号沧海,浙江江山人。获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硕士学位。为上海复旦和国立暨南大学教授。1935年,熊希龄与她结婚。此联为婚前所赠。婚后,悬于北京寓所的西客厅。 熊希龄:见前“贺熊希龄续娶”联注。 紫府:道教称仙人所居。此借指上海复旦和暨南大学。 高闻:当时已很闻名。闻,闻名,著称。 博士:六国时有博士,秦汉以后各朝相承,都为教授官。此点明大学教授身份。 遗逸:指隐居之士。 尚书:官名。唐时尚书令,负责宰相职务,其副职为左右仆射;下统六部,分管国政。明清时,尚书之权始重。此借指为女学者。 联语清雅端庄,可见熊之坦率真诚,赢得毛的敬重和倾慕。 这里录一组贺熊毛结婚联,皆妙语如珠,雅俗共赏。门生刘辅宣联云:“凤凰于飞,祥兆熊梦;琴瑟静好,乐谱毛诗。”冯陈昭宇联云:“旧同学成新伯母;老年伯作大姐夫。”章士钊联云:“几峰苍洞求凰意;万里丹山引凤声。”沈尹默联云:“且舍鱼取熊,大小姐精通孟子;莫吹毛求疵,老相公重作新郎。”鱼,谐“雨”(文学家吴宓,号雨僧,曾追求于毛,未能打动芳心。),极尽调侃之能事。还有某君一副极尽诙谐:“熊希龄壮心不已;毛彦文茅塞顿开。” 见《民国野史》
自题园门联 前 人
养数种花,探春秋消息;
蓄一池水,窥天地盈虚。
[简注]此联作于早年未仕时。辰州知府朱其懿见此联,感其以天下为己任,不仅将他引荐于道台,后还将胞妹朱其慧许之。 春秋:岁月,四季。岁有四季而以春秋代表之。此指当时社会变化。 消息:一消一长,互为更替。此指新闻信息。《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盈虚:满与空。《易经·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联语直抒胸臆,以物喻理,表明心志,抱忧乐天下之襟怀。 见《古今名人联话》
魁星阁 袁金铠
时势慨风云,问意态如何,俯槛眼开,应想象一塔凌云,千山拔地;
奎光焕星斗,赖文章不朽,登楼心赏,莫忘怀瑶峰墨宝,衍水诗篇。
[简注]魁星阁:在辽宁辽阳。 袁金铠(1870—1947),字洁珊,一字兆傭,号傭庐,奉天辽阳(今属辽宁)人。清末贡生。任清史馆协修、东北边 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伪 满尚书府大臣。 时势:当时的情况趋向。 意态:见前注。 俯槛:屈身扶着栏杆向下看。 奎光:奎星发出的光。奎星主宰文章、文运。 上联描绘壮丽的景色,画意浓郁;下联展现绚丽的文彩,诗情淡荡。联语雄浑绮丽,情景交融,造语自然贴切,堪可吟咏。 见《中华对联大典》
奇芳阁 蔡云万
六 朝金粉久飘零,适闻丝竹嗷嘈,小妓能歌,增多少兴亡感慨;
四 座冠裳夸雅集,忘却干戈纷扰,此间足乐,姑视为润色升平。
[简注]奇芳阁:在江苏南京。 蔡云万(1870-- ?),字选青,青一作卿,江苏盐城人。曾任《盐城日报》主笔。后在上海充马玉山的家庭教师。有《蛰存斋笔记》。 六朝:见前注。 金粉:见前注。 飘零:飘失,零落。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嗷嘈:喧闹。 冠裳:指官吏全套礼服,此代士 绅、官 宦。 雅集:高雅集 会。 干戈:此代战争。 纷扰:纷乱骚扰。 润色:润饰,使事物有光彩。 升 平:太 平。 联语即事抒怀,追昔抚今,油然而生感慨。上联化用杜牧“商 女不知亡 国恨”的诗意;下联生发忘却眼前干 戈、粉 饰 太 平之叹,满纸讽喻,反映其忧国忧时的感情。 见《蛰存斋笔记》
无 题 杨昌济
强避桃源作太古;
欲栽大木拄长天。
[简注]1915年上学期,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无理增收学杂费,引起学生不满,就读该校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带头发起驱逐校长的运动,校长动用权力,欲开除毛泽东等十七名学生。当时,在该校任教的杨昌济、徐特立等教师联名反对,迫使校长收回成命。昌济在教室的黑板上写了这副对联。 杨昌济(1871—1920),字怀中,号华生,晚号枫仓老人,湖南长沙人。留学日、英、德等国。任教于湖南省一师、湖南高等师范。后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有《达化斋日记》。 上联化用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文意,表达作者对学校校长用强权手段的极度悲慨,盼望出现尧天舜日的时代;下联表明对学生的反抗精神的大力支持,尽力培植大树将来撑持高天。联语平淡中见深意,观点鲜明,寄望后秀,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
东坡赤壁 周自齐
饮酒赋诗,莫辜负今年壬戌;
清风明月,且徘徊旧日江山。
[简注]东坡赤壁:在湖北黄冈赤壁。 周自齐(1871—1923),字受之,一字仲膺,号永怙,湖北黄州(今黄冈)人。清光绪进士。任湖北咨议局副议长。武昌起义后,任湖北省省长。 辜负:对不起。唐白居易《戊申岁暮咏怀》诗:“幸得展张今日翅,不能辜负昔时心。” 壬戌:即1922年。 徘徊:往返回旋的样子。 联语凭临感事,追昔抚今,即景兴沧桑之慨,眷恋之情。
元宝山公园 王永江
昔曾观斯方,三月便挂冠,愧无德政对诸父老;
今又游故地,六年重回首,大有因缘赏此江山。
[简注]元宝山公园:在辽宁丹东市北。 王永江(1871—1927),字岷源,辽宁金县人。清末贡生。任奉天东边道尹、省长。倡建成立东北大学,任校长。 挂冠:辞官。冠,帽子的总称。古代官吏的礼服通称冠服,所以作官叫“弹冠”,辞官叫“挂冠”。 父老:见前注。 故地:旧地。 联语回首往事,油然而生自愧之思,对此江山,抒写重新之慨。虽无绮丽之词,而平易中流露出了真切感受。
挹爽楼 陈嘉谟
爽气西来,翳障拨开重见日;
大江东去,中流底定此登楼。
[简注]挹爽楼:在湖北蒲圻赤壁。 陈嘉谟,字岘亭,河北任丘人。早年入曹锟第三师。1924年,授威仪将军。1926年吴佩孚任命为湖北督办兼省长。 爽气: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翳障:遮蔽。 中流:指江河中央。喻危局。 底定:达到平定。“底”,《史记》音“致”。《南史·齐高帝纪》:“信宿之间,宣阳底定,此又公之功也。” 联语清疏雅丽,气势浑然,写景抒怀不落窠臼。语词中流露出一种自矜、自负之意。
湖神庙 周维藩
对崔巍古堞,凭吊南朝,有平湖清梵,野寺疏钟,胜迹易销魂,叹纷纷棋局掀翻,都付与流水声中,夕阳影里;
趁闲散功夫,来游东郭,听莲外渔歌,芦边樵唱,群情差解意,把处处山灵唤醒,齐送到穿林软翠,涉浦寒青。
[简注]湖神庙:在江苏南京玄武湖梁洲。 周维藩,字介臣,安徽合肥人。民国元年曾做过山西省太原镇守总兵。 崔巍:高峻的样子。 堞:城上的矮墙,又叫女墙。 南朝:指南北朝时的南朝。 平湖:指玄武湖。玄武湖由三国时吴引水入而形成,名桑泊湖。后又名后湖、练湖、蒋陵湖、北湖。南朝宋刘义隆见湖中有黑龙,改名玄武湖。宋孝武帝刘骏在湖中操演水军,又称昆明湖。故玄武湖盛事起于南朝。 清梵:清净的寺庙。 “胜迹”三句:化用明太祖朱元璋与开国功臣徐达睹棋的典故,寓意在一个“叹”字中。 东郭:东边外城。玄武湖位于南京玄武门外。 差:约略,尚可。 解意:领会此中意趣。 山灵:山中的神灵。 软翠:轻柔的翠绿色。 寒青:苍青色。 联语揽胜怀古,即景抒情,畅游寄慨,绘声绘色,辞采风雅,令人神怡。见《历代楹联选注》
51-55页
陶然亭 郑孝柽
十朝名士闲中老;
一角西山恨里青。
[简注]陶然亭:在北京宣武区西南隅。亭为康熙卅四年(1695)工部郎中江藻所建,取白居易“与君一醉一陶然”诗意。1952年,辟为公园。 郑孝柽,字稚辛,福建闽县(今闽侯)人。清光绪举人。任监督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事。 十朝:指清代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十朝。 名士:犹夫子自道。宣统正是清代第十代朝廷,清亡后,入民国,郑未能展其才华,故有“闲”中老之慨。 西山:指北京西郊的名胜“西山霁雪”。 联语平中见奇,一个“闲”字,一个“恨”字,含寓“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耐人品玩。 见《北京名胜楹联》
半淞园 姚洪淦
丘壑具胸中,点缀得好水好山,入座讶西湖风景;
尘嚣湔眼底,位置在半村半郭,开尊集北海宾朋。
[简注]半淞园:在上海。 姚洪淦,字涤源,一字劲秋,号心僧,浙江吴兴人。清光绪举人。辛亥革命后,客居上海。有《劲秋诗稿》。 丘壑:深山幽谷。此指建园匠工的构思布局。 点缀:装点,衬托。 讶:惊讶。 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 湔:洗涤。 郭:外城。 开尊:举杯(饮酒)。唐杜甫《独酌》诗:“步履深林晚,开樽独酌迟。”尊,同“樽”。 北海:指东汉末孔融(公元153—208),字文举,献帝时为北海相。性好宾客。常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上联写园中景色使人惊讶美如西湖;下联写园的置位在城郊,远离尘嚣,欢集畅饮有幽静之感。联语即景抒怀,亦有情致。 见《中华对联大典》
赠张大千 方尔谦
八大到今真不死;
半千而后又何人。
[简注]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改名爰。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现代著名画家。有《张大千画集》。 方尔谦(1872—1936),又名尔箴,字地山,号无隅,别署大方,江苏扬州人。任袁世凯家庭教师,袁克文从其问业。善制联语,誉称近代“联圣”。袁克文曾为其刊印《无隅联语》。1934年,张大千赴朝鲜前夕,友人在天津紫竹林为其饯行。方即席题赠嵌字联两副。 八大:指八大山人朱耷(1624—1705),字人屋,自号雪箇等。江西人,明宗室。明代著名画家。 半千:指龚贤(1618—1689),又名岂贤,号半千,晚号柴丈人。流寓金陵。善画山水。自称前无古人。有《画诀》、《香草堂集》。 此联嵌“大千”之名恰到好处,用八大山人和半千两位画家作比衬,赞颂大千的绘画艺术成就。联语工巧雅致,韵味留香。方的另一联为:“世界山河两大;平原道路几千。”平中亦见巧。 见《古今名人联话》
戏赠病侠、浪翁联 前 人
岂独病夫能任侠;
而今浪子竟称翁。
[简注]病侠、浪翁:均为编辑。 病夫:多病的人。唐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诗:“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 任侠:打抱不平,负气仗义。 浪子:指不务正业游荡子弟。 联语遣词独到,嵌名不凿痕迹,自然工巧。上联“岂独”和下联的“竟”,激活全联,言外之意,雅韵无穷。 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
述怀联 前 人
依于金石能长寿;
但善词章非壮夫。
[简注]此联为其早年所作。 金石:此谓钟磬类乐器。《礼·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词章:诗文的总称。 壮夫:壮年的人,壮士。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联语言志寄怀,情致高远。
自 题 前 人
捐四品官,无地皮可刮;
赁三间屋,有天足自娱。
[简注]袁世凯聘请方地山作家庭教师,教克定,克文亦从其问业。并为他捐四品衔。方无意功名,遂题此联。 赁:租赁。 天足:封建时代我国女子有缠足的陋习,清末始禁缠足,故指未缠裹之天然足为天足。方地山夫人未缠足,称大脚夫人。 联语诙谐有致,谐趣中自见其高尚情操。 见《民国野史》。下同
赠刘云若 前 人
倦鸟知还,云无心以出岫;
含睇宜笑,若有人兮山阿。
[简注]刘云若:天津名小说家,方的好友。 上联化自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岫:见前注。 下联化自战国时屈原《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阿:山坳。睇:斜视,流盼。 联语集古诗文句,嵌字无斧凿之痕,妙用自然,表现出一个淡泊风雅的志士形象。
贺袁伯崇新婚联 前 人
两小无猜,一个古钱先下定;
四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亲。
[简注]袁伯崇:袁克文长子,袁世凯之孙。民国初年,方地山之女初观嫁给袁克文的长子伯崇,结合时,双方交换一个古钱,因双方都有收藏古钱的癖好。结婚仪式亦很简朴,只在旅馆中一交拜而已。 “两小”句:出自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四方”句:见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联语切情事亦切情景,俗中有雅,化用典实,自然洒脱。
自 题 前 人
出有车,食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
金未尽,裘未敝,今年季子不回家。
[简注]某年岁末,袁世凯宴请诸幕僚,地山在座。席间,袁问地山是否回乡过年?他当即答以此联。 上联化用《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呼,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孟尝君,即田文,齐国宗室大臣,号孟尝君,他轻财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人。 客我:让我为客。 下联化自《战国策·秦策一》:齐国苏秦入秦,以连横之说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季子,即苏秦,战国时纵横家、字季子。 上联以孟尝君比袁,下联以苏秦自比,化用之妙,存乎一心。联语翻新古意,典雅工巧,自然天成。
贺马文季、罗韵玲新婚 前 人
玉骢马,少年场,白眉世家,一代文章传季子;
金叵罗,合欢酒,黄花门第,三秋韵事斗玲珑。
[简注]马文季:安徽桐城人。为桐城派古文家、教育家马其昶的季子。有才名。 罗韵玲:善艺菊,家多奇异品种。 白眉:三国蜀汉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皆用“常”为字,并有才名,马良眉有白毛,才学尤为出众,乡里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三国志·马良传》。 世家:古代称世代显贵的家庭为世家。 季子:此指马文季。 金叵罗:指酒杯。 黄花:指菊花。 门第:住宅。此指种菊的人家。 联语结构工巧,遣词得体,“少年场”、“合欢酒”切婚事,“三秋”切时间,分嵌字切人,“白眉世家”、“黄花门第”切两家身世风范,词致清雅,韵味浓郁,堪称佳作。
石钟寺 赵式铭
龙气晴嘘壁;
钟声晓湿烟。
[简注]石钟寺:在云南剑川。下同。 赵式铭(1872—1942),字星海,号韬甫,云南剑川人。白族。任都江堰治河通判。晚主云南通志馆。有《剑川方言考证》等。 龙气:《易经·乾》:“云从龙。”后因称云雾为“龙气”。 嘘:呼气。 上联写微雨新晴,寺壁仿佛嘘云气;下联写梵钟敲破晓露润湿炊烟。联语以浓墨绘景,渲染佛寺的环境。一个“嘘”字和“湿”字下得好,动静相衬,虚实相生,更觉意境清幽。 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
海云居 前 人
有念神相感;
无言意自通。
[简注]联语以淡雅之笔,写空明的心境,抒洒脱之情怀,虽仅十 字,而人情世态尽感通于斯。
梅溪室 前 人
浓淡各殊皆绝色;
后先相让不争春。
[简注]此联以梅花作喻,上联写梅花的颜色或浓或淡,均自见俏丽;下联写梅花开放时间有先有后,但均为报春。联语的主旨突出了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精神,表达一种高尚的风姿和清高的神韵。明写梅,暗喻人,佳构也。
翠微亭 陈训正
飞鹫何来,佛国有缘留净土;
骑驴且去,湖山无恙付斜阳。
[简注]翠微亭:在浙江杭州飞来峰。 陈训正(1872—1944),字纪怀,浙江慈溪人。早年东渡日本,入同盟会。任上海商报社社长、杭州市市长。 飞鹫:指飞来峰。亦名灵鹫峰。东晋咸和年间有天竺僧来此,以为是中天竺国灵鹫山的小岭飞来此处。 净土:佛教谓庄严洁净,没有五浊的世界。 骑驴:化自骑驴客,此指处境不佳的小官吏。 联语寓情于景,“有缘”为“净土”而来,“无恙”对“斜阳”且去,别有寄托,亦见词采。
贺郭其章新居联 吴 虞
水木湛清华,霞复云重,旁人漫比扬雄宅;
诗书敦夙好,花浓鸟啭,胜地还同庾信居。
[简注]郭其章:生平不详。新居在四川成都。 吴虞(1872—1949),原名久宽,字又陵,四川新繁人。留学日本。一度主编《蜀报》。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成都大学教授。1933年后,赋闲在家。有《吴虞文录》等。 “水木”句:见晋谢叔源《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指园林池沼景色清丽。湛,澄清。 “旁人”句:化自杜甫《堂成》诗:“旁人错比扬雄宅。” 扬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学,长于辞赋。他读书处为“子云亭”。其宅第在成都西南隅,名“草玄堂”。 “诗书”句:化自胡惠生《赠王亦梅》诗:“文章敦夙好,诗酒见情真。”敦,勉励。夙好,旧交,老友。 庾信居:化用庾信《小园赋》:“余有数亩弊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雷,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联语古朴清雅,用典贴切,遣词工稳,字字扣新居之喜,行行志乔迁之贺。
贺周太玄新居落成 前 人
锦里德星明,喜华萼交辉,开阁共称王母寿;
画堂春日永,傍芙蓉卜筑,高门长见子孙贤。
[简注]周太玄(1895—1968),原名焯,改名无,号太玄,四川成都人。留学法国。任重庆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有《动物心理学》、《人的研究》、《诗的将来》。 锦里:地名。在四川成都市南。为成都泛称。 德星:景星,岁星。《史记·天官》:“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华萼:花与萼。花萼交辉,比喻兄弟均有成就。 王母:神话中西王母的略称。也指祖母。 画堂:泛指有画饰的厅堂。 芙蓉:荷花的别名。此指芙蓉城。芙蓉城为成都的别称。五代后蜀孟昶于宫苑城上,尽种芙蓉,花开如锦。成都因有锦城之称,又称芙蓉城。 卜筑:择地建屋。《汉书·刘訏传》:“曾与族兄刘歊听讲于钟山诸寺,因共卜筑宋熙寺东涧,有终焉之志。” 联语平实中见工巧,切地、切时间、亦切人事,称贺之情溢于言表。
赠某报馆主笔 梁启超
万事不如公论久;
微言惟有故人知。
[简注]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后奉旨入京,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编译学堂。戊戌变法失败逃往日本。回国后,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后又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讨袁。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主张“诗界革命”。有《饮冰室合集》。 “万事”句:见宋陆游《送芮国器司业》诗:“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公违。”公论:公众的评论。 微言:隐微不显,委婉讽喻的言辞。清冯班《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诗之为文,一出一入,有切言者,有微言者,轻重无准,唯在达其志耳。” 联语清丽典雅,旨趣清远,理寓其中,意在联外。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
枕流亭 前 人
春尽花魂犹恋石;
雨馀山气欲吞湖。
[简注]枕流亭:在广东南海西樵山应湖。此联作于1915年。 花魂:花的精神魂魄。 恋石:形容品性之坚贞。 山气:山上云气。 吞湖:形容气势之壮大。 联语词新韵雅,情由景生,咏物喻人,诗情浓郁,画意深邃。
赠徐志摩 前 人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
[简注]徐志摩(1895—1931),名章垿,字又申,笔名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留学英美,研究政治经济学。任北京大学、上海光华大学等校教授。是新月派主要成员之一,任《新月》月刊总编辑。死于飞机失事。有《志摩的诗》等。此联均集自宋词。上联首句见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癯。” 临流:面对流水而见身形。 清癯;形体消瘦而意态清逸。 次句见姜白石(夔)《点绛脣》:“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末句见陈允平《秋霁·平湖秋月》:“有素鸥,闲伴夜深,呼棹过环碧。” 棹:船桨,代游船。 下联首句见李祁《西江月·云观三山清露》:“更邀豪杰驭南风,此意平生飞动。” 次句见洪咨夔《眼儿媚》词:“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末句见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临流”三句,叙述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华,由志摩作陪畅游西湖的事;“此意”三句,描写志摩在湖畔海棠花树下作诗通宵达旦的事。集句赠人切事切情,故梁自谓平生集联,此为最得意的一联。联语叙事和抒情结合,于赞美中表现了年青诗人特有的神韵。梁檀长集句,尤擅长集词为联,这里列举几例以供欣赏:
西子湖边,遥山向晚更碧;
清明时节,聚雨才过还晴。
见徐囦(yuān)子《瑞鹤仙令》、周邦彦《浪淘沙慢》、辛弃疾《念奴娇》、秦观《满庭芳》。
笑索红梅,香乱石桥南北;
醉眠芳草,梦随蝴蝶西东。
见张炎《木兰花慢》、吴文英《解连环》、苏轼《清平乐》、陈允平《 木兰花慢》
塞雁先还,为我南飞传我意;
江梅有约,爱他风雪耐他寒。
见辛弃疾《汉宫春》、韦庄《归国谣》、程过《满江红》、朱敦儒《鹧鸪天》。
满身花影倩人扶,我欲醉眠芳草;
几日行云何处去,除非问起黄鹂。
见晏几道《虞美人》、苏轼《西江月》、欧阳修《蝶恋花》、黄庭坚《清平乐》。见《古今名人联话》
中华会馆 前 人
擅方壶圆峤之奇,海气百重,此间自辟神仙府;
继舜水梨洲而至,齐烟九点,终古无忘父母邦。
[简注]中华会馆:在日本神户。 方壶、圆桥: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此指日本神户。 海气:海上云雾气。 百重:意即多层。 舜水:即朱之瑜(1600—1682),字鲁玙,号舜水,明末浙江馀姚人。明亡后,他与黄斌卿于舟山抗清。抗清失败,定居日本水户。他深受水户藩主德川光国礼尊。 梨洲:即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清浙江馀姚人。南明亡后,即隐居讲学著述,是浙东学派的创始人。所著《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为我国最早的学术史之一。 齐烟九点:语出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州,指中国九州,就是说,居最高之处,九州不过点烟杯水,一览而入望。 终古:自古以来。此指时常。 父母邦:指自己出生的国家。犹今言祖国。 此联写中华会馆占地之胜,若神仙府第,但居于外邦之华人,时常思念家邦,表达其爱国之情。 联语点缀名山,评赞人物,情景俱到,情理入妙。 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
梁氏宗祠联 前 人
溯千年血统,以续相承,废专制行共和,改革先从家族起;
入廿纪盘涡,竞争益烈,以保种为爱国,救时还赖子孙贤。
[简注]梁氏宗祠:在广东新会。 血统:血脉。《梁书·刘杳传》:“王僧孺被敕撰谱,访杳血所因。” 续:继承,继世。 相承:前后交互传承。 专制:独断独行,指封建专制政体。 共和:周厉王出奔后,由共和伯代理政事,号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正确纪年的开始。后来用作政体名,与君主制相对。 家族:同姓的亲属。 盘涡:水流回旋成涡。此喻20世纪时代潮流,国家时势。 益烈:更加激烈。 种:种族,即中华民族。 联语叙议结合,由家族联想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入情入理,切题切旨,期望之情,语重心长,表达了梁氏的爱国衷怀。
56-60页
秋 社 徐自华
秋菊有佳色;
社会惜此人。
[简注]秋社:在浙江杭州西湖西泠桥畔。为纪念秋瑾而建立。 徐自华(1873—1935),女,字寄尘,号忏慧,浙江石门(今桐乡)人。南社社员。与秋瑾结为盟姊妹,助秋瑾刊行《中国女报》。秋瑾殉难,买地为之安葬。又与陈去病等建秋社以继瑾志。有《忏慧词》。 此联以菊花之清傲喻秋瑾的高尚情操,对秋瑾遇害表示痛惜。联语浅显而情切,嵌字无痕而别有深意。
厕所联 钱振锽
有时诗句成其上;
莫遣花飞到此中。
[简注]此联刊于《论语》半月刊。 钱振锽(1873—1944),字梦鲸,号名山,江苏武进人。清光绪进士。庚子事变后,归隐讲学。有《名山联语》、《名山全集》。 “有时”句:化用宋欧阳修三上之典。欧阳修《归田录》:“余平生所-想象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遣:使,令。 作者于日常的细微之事中,叫人掩鼻而过的角落,用联语点缀雅趣,美化生活,净化环境,体现出文明风尚。
草庐门联 前 人
幸无三顾来门外;
自有千秋在个中。
[简注]三顾:三次访聘。化自“三顾草庐”。三国蜀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个中:此中。 联语平淡中有奇趣,“幸无”“门外”车马喧,却有“千秋”高节在。淡泊之情尽在“个中”。
题小蓬莱联 马 麟
我来自十丈红尘,看檐前瀑布,槛外清泉,直把仙瀛分半席;
这才是一块净土,羡飞阁流丹,层峦耸翠,恍临大海望三山。
[简注]小蓬莱:在甘肃兰州。 马麟(1873—1945),字勋臣,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回族。曾任清军管带。民国时,任凉州镇总兵、青海省代主席。 红尘:指人世。 仙瀛:指仙人住的瀛洲山。 净土:见前注。 三山:即海中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联语写景细腻,有声有色,秀丽清幽,不是仙境胜仙境,切“小蓬莱”之题,亦表现作者对文明社会的向往之情。
雷洞坪 褚辅成
惟有洗心能革面;
虽非造极已登峰。
[简注]雷洞坪:在四川峨眉山。 褚辅成(1873—1948),字慧僧,浙江嘉兴人。清末监生。留学日本,加入光复会、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浙江省议会议长。抗日时期,赴延安接洽国共谈判事宜。 洗心:指洗涤邪恶之心。也指荡涤心中的杂念。 革面:指改变容颜或态度。后把改过自新叫做洗心革面。 造极登峰:登峰造极达到最高点。 亦喻达到完美的境界。 联语衍绎两句成语,翻新句意,含蕴情理,别有一番意味在其中。
赠汤增璧联 黄 兴
立节可为千载道;
成文自足一家言。
[简注]汤增璧(1882—1948),字公介,号揆郑,江西萍乡人。留学日本,同盟会会员。任黄兴秘书、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有《总理年谱别录》。 黄兴:见前“挽黄兴联”注。 立节:树立名节。汉李陵《答苏武书》:“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自足:自然能够。 一家言:指有独到的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上联赞其品格;下联誉其才华。联语简明洗练,题旨鲜明,情理相融。作者另一赠联可为此联注脚:“秋水为神玉为骨;词源如海笔如椽。” 见《古今名人联话》。 下同
赠张孝准联 前 人
唯有真才能血性;
须从本色见英雄。
[简注]张孝准:湖南长沙人。同盟会会员。 血性:指刚强正直的性格。 本色:本来的颜色。 联语内涵丰富,清雅可诵,作为格言堪能励志。
武昌起义周年纪念会联 前 人
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
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
[简注]百折不回:指屡受挫折也不后退。 铁血:见前注。此指战斗。 一笔勾尽:比喻一下子把事情、问题完全解决。此指辛亥一枪推翻了帝制。 民主:人民当家作主。 共和:见前注。 联语以史笔纪事,概括说明武昌起义胜利的历史功绩,论评公允,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另一联堪可作此联的补注:“江汉荡荡,这似水流年,常记取八月十九;风云郁郁,愿中华民国,继自今万岁千秋。” 见《中华对联大典》
徐锡麟烈士纪念楼 前 人
登百尺楼,看大好河山,天若有情,应识四方思猛士;
留一抔土,以争光日月,人谁无死,独将千古让先生。
[简注]纪念楼:在安徽安庆。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加入光复会。在绍兴办大通学堂,讲究武事。为在清政府内部进行革命活动,捐道员,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1916年与秋瑾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徐在安庆刺杀清巡抚恩铭,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局,起义失败,被捕后英勇就义。 登百尺楼:化自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诗句。 “天若”句: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应识”句:见《史记·高祖纪·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飘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猛士,勇士。 一抔:一捧。 “人谁”句:化自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联语凭吊烈士,遣词典丽,哀挽情生,感慨激昂,气魄雄浑,若浩荡长江奔腾之势,读来振奋人心。 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二赋堂 前 人
才子重文章,凭他二赋八诗,都争传苏东坡两游赤壁;
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说湖南客小住黄州。
[简注]二赋堂:在湖北黄州赤壁。 才子:泛指有学问的人。 二赋:指宋苏轼写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八诗:指苏轼在黄州所写的《东坡八首》。 时势:当时的情况趋向。《战国策·赵策二》:“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黄兴在黄州时,正酝酿着反清武装起义。 湖南客:黄兴自称,因他是湖南长沙人。 联语藉江山风物抒怀写意,豁达开朗,气派豪迈。其壮志豪情,表明了一个革命家忧乐天下的伟大抱负。 见《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
贺李汇东新婚 孙宝瑄
翩翩浊世佳公子;
落落清闺女丈夫。
[简注]李汇东:生平不详。 孙宝瑄(1874—1924),一名浙,字仲屿,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以荫生得分部主事,继得保补员外郎。民国初,任宁波海关监督。有《忘山庐日记》。 翩翩:形容风采、风度高雅。 浊世:混乱的时世。《史记·平原君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落落:坦率,开朗。南朝宋谢灵运《入道至人赋》:“推天地于一物,横四海于寸心。超埃尘以贞观,何落落此胸襟。” 女丈夫:指妇女中的豪杰。 联语清丽风雅,大方脱俗,用典贴切自然,对仗工整。 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
梧竹山房 前 人
翠竹碧梧,常觉生机洋溢;
粗茶淡饭,无忘物力艰难。
[简注]梧竹山房:乃宝瑄书斋。 生机:生命力,活力。 洋溢:充满。 物力:物产,资物。 联语平白如话,感受颇深,励己勉人,入情入理。
题扫叶楼联 杨 度
每因凭吊伤时局;
独倚江山念古人。
[简注]扫叶楼:见前注。 杨度(1874—1931),字晰子,湖南湘潭人。清末举人。留学日本。曾组织筹安会,任会长,策划恢复帝制。后倾向革命。李大钊被捕,曾多方营救。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国会与旗人》。今有《杨度集》刊行。 时局:见前注。 联语借题发挥,抚今追昔,伤时寄慨,表达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见《古今名人联话》。下同
挽王闿运 前 人
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
平生帝王学,至今颠沛愧师承。
[简注]王闿运:见前注。 旷古:远古,往昔。 世法:社会的楷模,世俗沿用的习俗常规。汉桓亮《盐铁论·相刺》:“故居则为人师,用则为世法。” 颠沛:倾覆、仆倒。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杨度是王的得意弟子,所以能言大。 上联写虽有圣人之才,却以逍遥自得的态度而处世;下联含自我忏悔之意,纵有“平生帝王学”,所用不当,亦愧“师承”。联语感情凝重,一赞一叹,表现其感伤的思绪。
岳阳楼 前 人
风物称闲游,望渺渺萧湘,万水千山皆赴我;
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更何人。
[简注]岳阳楼:见前注。 赴:投入。 先忧后乐: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悠悠:遥远。 此联乃杨度于1895年从北京会试归来过岳阳楼所题。 联语登临揽胜,即景抒情,词工句丽,表达了作者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襟抱。
题珍珠亭联 前 人
随地涌泉源,对清澈一泓,莫使纤尘滓渊鉴;
隔城看山色,祈庄严千佛,广施法雨惠苍生。
[简注]珍珠亭:在山东济南。 清澈:指水清澄而通明。也用来形容人的精神清朗。 纤尘:微小的灰尘。 滓:污浊。此为污染。 渊鉴:若镜的深潭。 庄严:佛家指装饰美盛。引申为端正尊严。 法雨:佛家谓佛法善及众生,如雨之润泽万物。 苍生:百姓。 联语清疏淡雅,情景交融,表达作者清白为怀的志趣,阐明造福百姓的美好愿望。
挽黄兴 前 人
公谊不妨私,平日政见分驰,肝胆至今推挚友;
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死生从古困英雄。
[简注]黄兴:见前注。 公谊:公事上的友好关系。 政见:政治见解。 分驰:分道而驰。 挚友:真诚的朋友。 霸才:称雄之才。唐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无命:没有好的命运。唐李商隐《筹笔驿》诗:“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此指无寿早逝。 联语叙述公谊私情,坦诚之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对黄兴的赞扬与敬慕之情。 见《古今名人挽联选注》。下同
挽袁世凯 前 人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简注]袁世凯:见前注。 共和:见前注。 民国:见前注。 是狱:这案件。 君宪:君主立宪,强调君权。 明公:《捉放曹》中陈宫对曹操的称呼。这里称呼袁世凯。 九泉:地下。 袁世凯到死还在玩弄诈术,死前最后一句话是“他害了我”。杨度认为“他”是指自己,气愤之余,写下这副自辩状式的挽联。联语婉曲雅致,议论风生。有辩白,有反驳,有发泄对袁的怨气,表示死后在阎罗殿上与袁一辩谁害了谁。真可谓一篇政论。
挽蔡锷 前 人
魂魄异乡归,于今豪杰为神,万里河山皆雨泣;
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
[简注]蔡锷:见前注。 异乡:指蔡病逝于日本福冈。 雨泣:泪如雨下。 民力:民间的人力、财力。 疮痍:见前注。 沧桑:见前注。 上联叙述蔡病逝于日本,魂归故国,全国痛悼;下联议论蔡讨袁之后,中国没有得到进步,既有贬的感情,也含自我解嘲之意。 联语有敬佩、哀悼之情,“当时成败已沧桑”一语,轻轻带过,避开自己和蔡锷之间的观点分歧,似乎是为自己解脱,抑或有“蹉跎怜我,报国无门”之感慨。
贺金子如新婚 刘师亮
子兮子兮,今夕何夕;
如此如此,君知我知。
[简注]金子如:刘师亮之友。 刘师亮(1874—1939),原名芹丰,晚号谐庐、双龙池主人,四川内江人。在成都经商,兼从事写作。擅幽默对联,多评击时政之作。有《师亮谐稿》、《师亮对联》。 此联化自《诗经·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如此:这样。 联语化用古诗句,嵌名贴切自然,幽默谐趣,韵味妙在意会之中。
题双十节联 前 人
武昌倡义而还,内争未已,外患纷来,都因北调南腔,依然高唱;
沪上议和久梗,政变频经,民殷望治,为问西林东海,何以为情。
[简注]双十节:每年公历10月10日为中华民国的国庆节。简称双十节。此联1920年作。 内争:指各军阀派系的争斗。 外患:指帝国主义的侵略。 北调南腔:即南腔北调。意谓南北各种政令。 沪上议和:指当时北洋政府与南方军政府所召开的“上海会议”。 梗:阻塞。 政变:政权的变换。 民殷:民众。 西林:即岑春煊,广西西林人。时为南方军政府首席总裁。 东海:即徐世昌,曾任北洋政府傀儡总统。 联语叙事简括,痛陈内忧外患之苦。语含抨击,意寓嘲讽,作者伤时之情尽在幽默的联文中。 见《古今名人联话》
送某君南归联 吴佩孚
回首可怜歌舞地;
如今不是洛阳时。
[简注]吴佩孚:见“贺吴佩孚五十寿”联注。 洛阳:河南洛阳。吴曾驻守于此。联语淡淡两行,有满怀的惆怅,眷恋中具无穷的伤感,是对某君的慰勉,亦是夫子的自道。 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
自 题 邱菽园
岂知身病都非病;
不待言愁始欲愁。
[简注]此联病中作。 邱菽园(1874—1941),名炜萲(xuān),又号星洲寓公,福建海澄(龙海)人。清光绪举人。官观察。民国后,承办《振南日报》,任《星洲日报》副刊主任。有《啸红生诗钞》。 联语扣“愁病”二字立旨,含而不露,无奈中亦见洒脱。
祭诗感题 前 人
引满三百杯,颠倒此中聊自遣;
等闲五七字,始终愁里为谁工。
[简注]祭诗:相传唐贾岛常以岁馀,取一年所得之诗祭以酒脯曰:“劳吾精神,以是补之。”宋戴复古《壬寅除夜》诗:“杜陵分岁了,贾岛祭诗忙。” 颠倒:反覆。 此中:诗酒中。 自遣:排遣自己的忧虑。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绝。” 等闲:寻常、随便。 五七字:五、七言的绝句和律诗。 工:精巧。 此联句句在谈诗,上联借诗酒抒情,兴发慨叹;下联说五七言诗字虽不多,而求工稳也真不易。联语构思工致,立意深远,议论入情入理,带有启发性。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