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习:细节表现是决定成败的关键(1)

作者:编辑整理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2-06-13

我有一个表哥在一家大型外贸公司当部门经理。去年下半年,本地一所高校的几个外贸专业大学生来公司实习。实习结束时,请示总经理后,表哥把其中的小王同学留了下来。表哥为什么独独把他留下来呢?原来,这个小伙子几个特别的细节之处打动了表哥的心。

正式实习的那一天,表哥向同学们介绍部门的成员和同学们的分工。其中老陈是公司的老业务员,年龄偏大。其他同学都跟着员工喊他“老陈”,而小王一直很尊敬地称他“陈老师”。还有小王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无所事事,他主动见事做事,跟着同事跑银行和商检交单,到海关报验,即使在大热天乘公共汽车去也毫无怨言。他说:“我多跑一个地方,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接单的过程,也会让我熟悉这个工作的环节。出了差错,请示老师后,现场改正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

有好几次,老陈接国际长途,小王就默默地坐在一边“旁听”,细心地揣摩他如何同外商交谈。有时则悄悄地给老陈递一枝笔,或续上水,或记录一些数据。这些细小之处,既给老陈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也表现出新人对“前辈”的尊重,表哥他们看在眼里,都对他产生了好感。

小王刚一毕业,表哥就委托公司人事部为他办好了手续,从而使他顺利地完成了实习——毕业——求职的“三级跳”。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一位管理学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往往能反映你的专业水准,突出你内在的素质。灿烂星河是因无数星星汇聚,伟业丰功也是由琐事、小事积累,让我们不吝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

尴尬实习:外企受重视国内企业打杂

一些著名外企把实习生当作潜在员工看待,而国内一些企业把接收大学生实习作为一种负担,甚至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

很多跨国公司每年都会通过竞赛等方式招收实习生

再过一个月,来自巴黎中央大学的法国女孩Marie就要离开苏州回国了,她在欧莱雅(中国)苏州尚美工厂已经实习了5个月,这次国外实习机会是她今年参加欧莱雅工业大赛后获得的。“这种比赛在我们国家很多,我们很多同学都通过这种途径到一些大企业实习。”Marie说。

今年,IBM专门开通了校园招聘门户网站,推出一系列实习项目:高校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青出于蓝计划”、大学生暑期见习项目“蓝色之路”,以及IBM在华“研发”机构的实习计划,约有300名左右的大学生可以参与这些实习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实习,岗位涉及产品销售、产品研发、技术支持等。

同样,今年10月,宝洁公司开始了2016年暑期实习生的校园招聘计划,而且和应届毕业生招聘同步进行;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则把实习生招募纳入公司“早期人才发现”项目之一。微软、西门子、联合利华等也都有着各自的实习生计划。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内企业在招收实习生方面和外企有着明显区别。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小刘告诉记者,他在上学期间对国内的一家著名企业非常向往,在大三暑假的时候就找到那家企业表示实习的意向,但那家企业人事部的一位负责人非常不耐烦地对他说:“我们这里不接待,你到别的地方问问吧。”毕业后,小刘选择了一家外企工作。

招募实习生对很多外企来说,是寻找人才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

欧莱雅工业大赛就是一个为在校大学生创造实习和潜在就业机会的比赛。欧莱雅中国公司副总裁刘云鹊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17位曾经参加过这项比赛的中国学生到欧莱雅实习,其中6人毕业后加入了欧莱雅公司。实际上,欧莱雅公司的另两项校园大赛———全球在线商业策略竞赛和校园企划大赛也起到了招募实习生的作用。

通用电气(GE)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王晓军表示,目前GE亚太区实习生招募计划已成为公司整个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早期发现人才的主要渠道是校园招聘,但后来发现,要在短短的几天甚至是几个小时里对毕业生做出细致、准确的评估比较难,而短期工作则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具有潜力,公司实际上把实习生项目作为“最早期发现人才”的机会。

IBM人才管理与组织能力总监周晶则透露,去年参与暑期实习项目的学生中,有40%最终留在了IBM,今年希望这个比例能够提高到80%,因此今年参加实习的相当一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IBM工作。

如何理解实习?一面是企业用人理念的差异,一面是毕业生对实习的认识

曾在外企、国企、私企从事过市场和销售管理工作的余大洪表示,外企和国内的企业人才理念不同。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挑选人才时特别注重人才的短期效用,希望招聘的人才在本行业已经有很多经验,最好是一上班就能为公司创造净利润,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较少考虑;而外企一般会更注重人才的长期效用,愿意通过招聘实习生来发现人才。

上海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小周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到了一家国企实习,“去那里实习是因为和专业对口,想积累点实践经验,但两个月的时间没学到什么,基本上天天坐在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打打杂,办公室里的老师对我也不错,但一谈到工作,就说你不懂,别添乱了。”暑假结束,小周带着一纸盖着公章的实习鉴定回到了学校。

实际上,由于在大学期间和企业接触的较少,中国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也会遇到不少麻烦。刘云鹊告诉记者,去年欧莱雅工业大赛首次进行了中国学生和法国学生之间的比赛,法国学生很快就可以进入状态,而中国学生则缺少成熟度和老练度。

毕业于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的小曹曾经在研一的暑假参加过宝洁公司的实习。他说,在宝洁实习的时候,实习项目绝对不会是别人已经做过的,而往往是在事务中最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之一,所以让他觉得项目本身有很大的意义,有展现自己的天地。主管也没有把他丢在一边,而是给他提供很到位的培训,让他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去独立应对这个项目。“实习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所有的人都把我当作一个正式员工来看待。”两个月中,小曹经常和其他主管部门来往,对方很耐心。“我需要什么数据他们都会给我,而不会说实习生就低人一等或者担心你会泄密。”

上海海事大学的大四学生小冯在大三下学期时到一家民营企业实习,“那家公司就把我当成廉价劳动力了,干得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杂务,比如复印啊、打字啊,甚至送快递,待了3个月,就象征性地给了500元钱。”

上海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小林说。“我们学校要求大三下学期必须实习,而且有6个学分,但据我所知,很多同学都是随便找一家单位混几个月,最后自己写个鉴定,让单位盖个章就回来了。”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