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

作者:如文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10-16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了解我县招商引资的工业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着力扶持、壮大工业企业,深度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为此,县委督查室牵头,组织县工业发展局,县招商局等相关单位,就全县招商引资工业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下面就有关招商引资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和有关建议进行肤浅的探讨。

一、招商引资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1、工业总体实力增强,工业总量增加。从2016年以来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湖南拓普竹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南县兆丰纺织有限公司、益阳众鑫纺织有限公司、新型防水材料厂、南嘉皮革制品厂、昆香食品加工厂、朝阳蔬菜食品加工厂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在我县安家落户。促进了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业总量和财政税收大幅增长,仅 2016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2.5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17.8%;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6.4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30.22%;全县工业企业完成税收3709万元,同比2016年增长11.3%。其中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骨干企业增势强劲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全年纺织行业实现产值7.7亿元,食品行业实现产值6.2亿元。德盛纺织、汇源麻业、克明面业和顺祥水产产值过亿元;汇华纺织、南嘉皮革、丽华面业等一批中小企业产值均保持翻倍增长。

2、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主导产业形成,品牌意识增强。过去,我们的工业主要是纺织、棉麻加工、造纸、酿酒业为主,结构单一,工艺简单,产品附加值低。通过几年来的招商引资,我们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小、产品附加值大的高科技产品企业,如:生产竹纤维、竹浆粕的湖南拓普竹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氧化锌晶须的中恒晶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南县兆丰纺织有限公司、益阳众鑫纺织有限公司;以蔬菜深加工的昆香食品加工厂和朝阳蔬菜食品加工厂;陈克明面业、顺祥水产品深加工企业等。使我县的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已形成以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造纸、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41家规模工业企业有39家集中在这五大产业内,占规模工业企业的96%,构成我县工业经济的主体。以克明面业为龙头的十余家挂面企业,成为全国闻名的挂面基地;顺祥水产、和滨水产品等成为水产品的领军企业;纺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各企业的品牌意识增强,克明面业的“陈克明”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顺祥水产的“好好食”创湖南名牌;何强面业的“何强”牌面条、森艺家具的“森艺”牌家具2个品牌的商标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顺祥水产、克明面业通过进出口的卫生认证,已获进出口权;克明面业、顺祥水产、和滨水产等企业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称号;还有一些具有我县特色的农产品如纱、蔬菜制品、麻辣肉制品等产品在市场上也享有盛誉。

3、工业园区初具规模,经济形成合力。我县工业园区包括茅草街工业园区和南洲工业园区,归属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统一管理,总体规划面积11.48平方公里。 茅草街工业园规划面积为6平方公里,主要以化工、造纸、机械船舶、轻工纺织等产业为主,目前入园企业有湖南拓普竹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南县兆丰纺织有限公司、益阳众鑫纺织有限公司、南县鑫达纸业有限公司、岳阳-南县特种养殖饲料有限公司,2016年实现工业产值11747万元,实现税收306.3万元;南洲工业园规划面积5.48平方公里,主要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发电、印刷等产业为主,目前,入园企业有湖南南洲大曲酒业有限公司、克明面业股分有限公司、南县福十二食品有限公司、南县生物质能发电、中恒晶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锦达发印务有限公司等,2016年实现工业产值36425万元,实现税收1570.5万元。从以上情况看,我县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在政策好、环境好、服务全的优势条件吸引下,还将有一批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小的高科技产品企业进入我们的工业园区,如我们正在洽谈的上海申旗糖果、纳米铜桨铜粉、香港互太纺织有限公司的纺织染料等项目都有意要进入我县的工业园区。

二、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招商引资工业企业虽然优化调整了我县工业企业的结构,但是我县工业企业主要还是分布在棉麻加工、纺纱、造纸、食品加工等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集中这些方面,占规模工业企业的90%。象生产竹纤维、氧化锌晶须等高科技产品的朝阳产业不多;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棉麻纺纱的下游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不多,目前我县的工业企业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科技含量低、能耗高、产品附加值少工业项目上,工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以后招商引进的工业企业,要克服这些弊端,多引进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小、产品附加值大的朝阳产业项目,以达到深度调整和优化我县工业产业结构。尽早实现我县“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

2、企业融资困难,遏制了企业扩大规模和技术改造,企业做大做强遇到瓶颈。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是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查中了解到华阁的昆香食品、明山的丽华面业、乌嘴的迎春木业、厂窖的鑫友纺织原料、浪拔湖的南嘉皮革等企业在信贷融资上遇到困难,使得企业在资金使用上遇到难题,在征地扩大企业规模和投资技术改造和更新设备难以实现。企业只能停留在原有的规模上,技术不能革新,工艺不能改进,生产效率提不高,只能停滞在原有劳动力密集型的工艺上,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企业发展缓慢。“低加工化”现象比较突出,特色不足,规模偏小,形不成品牌优势。还有部分企业发展意识、经济意识、市场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运用市场机制运作项目、发展事业,单纯依靠自我滚动发展,致使企业发展缓慢。“ 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经调查认为:一是在于融资渠道不宽。企业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积累或者依赖于某一的商业银行贷款,特别是“农”字号企业,主要依靠农发行发放的贷款,资金来源单一,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困境,甚至停产的危险;在吸收外来资金中,多是民间借款,数量不大,容易引起民事纠纷。二是银企对接差距大,双方信任度不高。商业银行过多考虑资金的安全,贷款要抵押担保、跟踪监督等问题。三是“两证”难办,抵押难成。有些企业采取租赁的形式办厂,没有土地、房产两证,不能进行抵押贷款;有的企业虽然取得资产的所有权,但因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办理土地证、房产证困难,抵押贷款受阻。

3、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又一瓶颈。对于企业来说质量是生命,管理是效益。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甚至关系到企业存亡。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湖南拓普公司、克明面业等少数公司企业的管理模式先进,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许多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管理模式落后,缺少管理人才,钳制企业发展。特别是一些由家庭作坊发展而来的企业,在管理上更加跟不上来,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如丽华面业等企业老板坦言,依靠家族和特殊优势将企业做大后,由于自己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相对管理人才较少等因素限制,企业规划决策和经营管理渐渐感到吃力;同时,家族式管理在企业发展状大后,家族式管理的蹩端暴露无遗,导致企业制度难以建立、企业管理不规范、中高级人才引不来、留不下,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遏制作用,难以继续发展。2002年乌嘴乡引进一家企业“湘家人”熟食加工企业是典型的家族式管理,在2002年、2003年做得十分的红火,由于家族管理缺乏管理人才,没有战略眼光,管理混乱,很快经营不善,每况俞下,不久停产歇业,至今没有启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引进中、高层管理决策人才是企业发展又一重要任务。

4、企业之间用工的无序竞争,造成企业成本增加,管理混乱,是企业的又一难题。调查中发现,同行业企业之间不惜抬高工价或提出其他优惠条件,抢挖管理人员和争夺熟练工。抬高了企业成本,造成工人流动过快,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管理上混乱,损害了企业利益,甚至影响整个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现象在纺织业之间、农产品加工业之间较为严重。是有关企业发展的又一个难题。

5、其他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一是有关部门的行业政策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如企业扩大规模用地,必须通过省国土部门的调规、审批,大型电力增容必须通过省市电力部门审批等等。二是企业周边环境,影响企业和发展,如福十二槟榔新厂,由于周围村民的影响,不能正常给、排水,影响正常生产。三是同一行业多个企业发展,形成原材料等资源、销售市场的争夺。对企业形成更大规模有困难。四是有部分乡镇的工业园区,交通问题成为企业发展制约因素。五是有部分企业缺乏健全的制度与科学的管理机制,经营行为、决策行为缺乏科学指导性等,导致企业发展要么“小农意识”浓厚,经营过于保守、安于现状;要么“冒进、投机”思想严重,经营过于激进,盲目跟风,造成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承载企业风险。

三、进一步加快工业企业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我县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级各部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但在调查中仍然有企业反映,有个别部门存在办事拖拉等现象,影响南县政府形象。一是强化服务意识。从县级领导到普通干部都要树立主动服务的观念,多关心企业的困难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对企业不能说“不”,只能说“如何去办”,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职责内的马上办,职责外的协助办,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企业主解释清楚。二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收费。三是建立企业代表定期评议执法部门制度。建立企业代表定期评议执法部门工作制度,每半年度按区域或行业组织企业主对经常与企业打交道的部门、执法单位进行评议,促进这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文明执法水平,形成改善投资环境的促进机制。

2、选择性招商引资。借沿海产业转向内地的契机,利用我县优惠政策、良好环境、优势资产、优质服务,通过招商引资,有选择性的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小、产品附加值大的朝阳企业,势力雄厚的大企业。深度调整和优化我县工业产业结构。

3、进一步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突出发展“南北两级”工业园区,将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一强化服务,营造优良环境。力求在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税费缴纳等方面,对企业投资者以最大的放宽和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兴业。牢固树立“一切困难留给政府、一切便利留给客商”的服务理念,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协调关系,整合资源。要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理顺好周边环境。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园区内设施、资源共享,达到企业、政府双赢或者多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正在洽谈的某企业准备和拓普公司共享环保设施,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三是完善规划、强化功能。对经济开发区实施动态管理,分类指导。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和产业协作,提升园区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4、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强引导。引导银信部门将信贷资金定位在中小企业层面上,提高对民营经济信贷支持的比重,对规模大、后劲足、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重点企业给予重点倾斜。二是加强银企联系,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由政府组织银信部门和企业之间联系会议,对经济发展、企业发展、金融风险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逐步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机制,保证信贷资金安全,企业得到银信部门支持,迅速发展壮大。以信用创建为载体,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银信部门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发放贷款支持企业。三是积极探索其它融资方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直接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引导风险投资基金创立和运行,鼓励中小企业建立互相担保基金等,鼓励居民合伙、入股,允许企业职工入股,形成中小企业融资的多种渠道。

5、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形成带动作用。建议按行业、规模、知名度、科技含量等综合指标筛选出一批的重点企业予以扶持,促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同时,使产业链拉长,形成产业集聚,实现区域协作经营。

6、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关键是提高企业决策者的水平。一是知识水平。努力创造条件,组织企业家参加有关经济学、企业经营管理学、外贸、法律等知识讲座或培训班,或进入高校短训班学习,以拓宽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二是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家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家的才、用才意识,实现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转变。只有靠完善的制度约束人,有效的机制激励人,丰富的文化凝聚人,才能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三是经营水平。提升企业家的经营水平,关注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决策,提高对市场分析和预测的能力。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独领风骚。

7、组建行业协会,形成势力雄厚的集团公司。在比较成熟的行业,如挂面、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可以尝试成立南县协会,避免在用工、管理人才和产品价格等方面形成恶性竞争,避免企业内耗过多,阻碍了企业良性健康的发展。建立行业经营守则,主动调节、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自觉遵守市场经济规则,恪守商业道德,共同维护行业信誉和整体形象。待条件成熟后,整合资源,形成大的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共同抵御企业风险,使我县工业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