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56页
3.助人成功,己也获利 (1)
离开赵国之后,吕不韦在去秦国的途中便购买了无数奇珍异宝,做好了贿赂华阳夫人及其姐妹宗亲的准备。 他来到秦国,很快就结识了华阳夫人的胞弟阳泉君,并向他游说了一套可以使他们避灾得福的办法。在游说中,他极赞公子嬴异人的才高德贤和结纳天下贤士豪杰的智慧,并说嬴异人常念道:“华阳夫人是我嬴异人的精神依靠,日夜泣思父王及夫人。” 当阳泉君听后,甚是惊喜,因而也对嬴异人产生了好感。贪杯好色的嬴异人,在落难中能得到如此好的待遇,自然是感恩戴德,对吕不韦更是言听计从。恨。不过这早已在吕不韦的意料当中。自从秦赵交战开始,吕不韦就很关心这场战事,因为这关系到嬴异人的命运,而嬴异人的命运又关系到他这桩空前绝后的“大买卖”。 吕不韦看到时机成熟,就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去劝说华阳夫人。阳泉君也对华阳夫人说:“我听说以美色而得宠幸的,等人老色衰时,宠幸也就不在了。现在夫人侍奉安国君,若趁时选出继承人,则安国君在位时尊宠,安国君百年之后,使夫人所举荐之子为王,则会永不失尊宠之势。这真是一句话而得百代之利啊!倘若不在得幸时为身后事做好准备,那么等到色衰爱弛,虽想进一语,而安国君还能如此言听计从吗?现诸公子中,数嬴异人最为贤孝,但自知排行居中,而且按照国律,次子又不得立为继承人,其母亦不见宠幸,故想依附夫人。夫人如能在此时立嬴异人为继承人,那夫人将终生得宠于秦国啊!”这套说辞经过吕不韦指点,直接针对华阳夫人的心病,再让阳泉君说出来就十分入情入理。 华阳夫人听后,犹如大梦初醒,下决心要收嬴异人为嗣子。 一次,在侍奉安国君时,华阳夫人便从容地说起嬴异人,夸他虽身在赵国为人质,实是诸公子中最为贤孝者,从赵国来的人都称颂他的智慧。接着,她又哭泣着说道:“我得大王错爱以服侍左右,却不幸膝下无子,我想请大王立嬴异人为继承人,以减贱妾无后之过。” 安国君见夫人为了国家如此悲切,于是满口答应了下来。华阳夫人见时机成熟,为防日后生变,又让安国君以刻玉符为据,立嬴异人为继承人。从此,安国君和夫人开始厚待嬴异人,并请吕不韦做了嬴异人的老师,侍其左右。 当吕不韦再次回到邯郸,告诉嬴异人这个消息时,他兴奋得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起来。而吕不韦为了笼络嬴异人,不仅给了嬴异人很多金钱,甚至将自己的爱妾送给了嬴异人。 此时,嬴异人在诸侯中名声大振。既然地位变了,当然也就不能再当人质了。于是吕不韦再次施展了他游说的本领,使赵国同意送嬴异人回国。 但是,正当嬴异人和吕不韦欢天喜地打点行装准备回国之际,不料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发生了。于是赵王改变了主意,禁止嬴异人回国。 秦赵交战,赵军惨败。赵王大怒之余,想拿秦国在赵国的人质嬴异人开刀雪 当吕不韦一听到赵军战败的消息,就立即开始想办法让嬴异人逃出赵国。但是,此时的嬴异人已经在赵国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政,一个名成峤。因为担心路上遇到盘查,吕不韦只好先将嬴异人掩护出了赵境,而将母子三人留在赵国。吕不韦向嬴异人保证,他们母子三人绝对不会有事。因为嬴异人一旦逃出了赵国,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秦王,而嬴政则是未来的太子。赵王不可能笨到给秦国一个进攻自己的理由。所以,嬴异人先逃回秦国,也是特殊情况下最好的办法。 终于回到秦国的嬴异人,按照吕不韦的吩咐首先拜见了自己的“母亲”——华阳夫人。因为华阳夫人为楚人,于是吕不韦就叫嬴异人穿楚服进见。华阳夫人见了非常高兴,当场叫他改名为子楚。子楚,即为楚女之子。从此,嬴子楚便在秦国住下,对华阳夫人早晚问安,格外殷勤。 13年后,秦昭王病逝。嬴子楚的父亲登基,为秦孝文王。但孝文王登基当夜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孝文王死后,嬴子楚即为秦王,史称庄襄王。庄襄王一登基便封吕不韦为相国、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豪放、爱交朋友的人。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指导别人,却收获了满满一大筐鱼,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而那个比较孤傲的人,虽然钓了一整天的鱼,竹篓里的鱼却远没有这个同伴的多。 至此,吕不韦的这笔政治投资终于获得了极大成功。他开始掌管秦国军政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商人政治家。 一位名人曾说过:“全天下最成功的人士都不会吝惜为他人伸出援手,协助别人更上一层楼,并且达到他们都意想不到的境界。”成功就是要创造被别人利用的价值,帮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虽然吕不韦帮助嬴异人登上王位,人们对此的说法褒贬不一,但吕不韦确实达到了他的目的,他确实获利巨丰。 有一个有关“钓鱼”的故事与吕不韦的经历如出一辙,而且将帮助别人成功的道理阐述得更明白、更透彻,也更容易理解。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