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非常三国:1800年经典商话 >> 正文     【发表评论


第53节:三国猎头◎人才篇(15)


  不过也有大量事实证明,只要用心,任何年龄成才都不晚。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1987年创业时已经是一个47岁的中年男人,早错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面对众多朋友善意的劝说,早年在浙江舟山填海时形成的坚毅性格让宗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7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结果证明,年龄并不妨碍他把杭州市上城区的一个校办小厂打造成全球四大饮料制造商之一。

  麦当劳快餐从1970年起进入法国,快餐店和销售额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平均每半个月就新开设一家快餐店。随着快餐店的不断增加,需要聘用大量的管理人才。他们招聘的人员既有大量的初出茅庐或刚跨出校门的年轻人,也有在其他地方工作过、具有一定经验的中年人。所有履历考核全部通过的求职者,要在餐店里进行实地实习,让他们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看一看工作环境是否与自己的愿望一致;经过三天实习后,双方再第二次见面,确定是否录用。一个年轻的毕业生必须先当4~6个月的实习助理,以熟悉各部门的业务,从付款台到各个岗位,然后升为二级助理,之后是一级助理,也就是经理的左膀右臂。从进入麦当劳,平均经过2~3年,可成为快餐店经理,对麦当劳公司来说,文凭仅仅是"潜力的外表"。麦当劳公司的口号是:"能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文凭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新进人员,当然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雄心勃发,有一展身手的欲望。管理者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点,开掘新人的潜力,则人企两旺。

  5. 培养人才: 考验的是培养者自身

  人才培养,不是要不要培养,而是如何培养的问题。而培养的效果,关键还是要从人才培养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来反省根本性的宗旨问题,比如究竟应该做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成功的,究竟怎样做老板才是成功的?培养是"术",却需要与企业之"道"完成互动。

  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时,派人到魏营下战书。司马懿问下战书的蜀使:"诸葛亮饮食起居如何?"信使说:"丞相起得早,睡得晚。处罚20棍以上的事都亲自处理,做得多,吃得少。"司马听说后大笑说:"诸葛亮食少事多,哪能活多久?"蜀将回报诸葛亮,诸葛亮感叹道:"司马深知我也!"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成语所揭示的原本是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奇缺的历史事实。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没有解决好,才导致出现"蜀中无大将"的局面,并由此成为蜀国灭亡的一个原因。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诸葛亮不重视人才培养,他对人才的培养是重视的,比如他在收伏和培养姜维上就花了很多功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