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非常三国:1800年经典商话 >> 正文     【发表评论


第5节:前言(1)


  前言

  历史是智慧之母

  历史在1700多年前的某一处打了一个漩涡,产生了一个叫做三国的时代。所谓"千年古国,奇在三国",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这一时代是最神奇的。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更是一个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年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今天再来重温这段历史,那些金戈铁马、剑气书生,都已成为了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面对这段历史,即便再迟钝的灵魂,总也能够发出几声轻轻的喟叹;而对于那些智者而言,却能以穿越历史的目光收获某种可以指导现实的智慧力量,更有着一种在大时代里创业创新的热血冲动。

  "历史会重演"。

  阅尽人生沧桑的智者会这样说。历史为什么会重演呢?因为支配历史背后的人性是不变的。因此,所谓的"重演"指的就是人性在不同时空的复苏和还原。所以,历史对现实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正如培根所言:历史使人智慧。

  人们对于三国历史的了解往往来源于那本叫做《三国演义》的古典名著。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本小说代替了正史。在这本书里,小说家的想像代替了历史真实,但不可否认,这种代替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后人宁愿将赤壁之战的功绩全部交给诸葛亮而不是事实上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周瑜,宁愿将三国时代第一英雄曹操演化为戏剧舞台上那张象征奸邪的白色脸谱。历史在这里就这样错乱了,错乱得是如此合情合理,错乱得是如此令人神往。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可以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伟大的作品不是可以用几段生硬的学术概语就能够包含的,不同的阅读者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角度,能够读出各自不同的东西。当面对《三国演义》这部伟大的著作时,不知有多少古人、今人,从中汲取自己的营养。一个典型的案例是,那个明朝末年的流氓无产者张献忠,凭借一部《三国演义》,带着一群流寇居然打下了半个天下;稍后的努尔哈赤更是在这部名著谋略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整个中国的政权。丰富的案例、高超的智谋,无疑使《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传统谋略学的MBA式教材。

  三国是一个群雄混战、人才辈出的时代。多少英雄的名字与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延续,直至故事演变成传说,传说演变成神话。有些名字甚至成了文化图腾,比如关公关云长。然而,如果抛开演绎的成分,那个时代的豪杰也并非超人下凡,三头六臂,只是在小说家的笔下才"勇武如神、多智近妖"。刘备摔子,曹操哭典,孙权用肃,以及"三顾茅庐",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其对应的内涵是"士为知己者死",核心价值就是中国儒家所倡导的"鞠躬尽瘁"、"青史留名"的价值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