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非常三国:1800年经典商话 >> 正文     【发表评论


第49节:三国猎头◎人才篇(11)


  管理者在选拔和使用人才并安排其承担重要任务时,必须依据德才兼备的原则,既要考虑他们的才华,还要了解他们的人格品德。德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范畴,它既包括公正无私的品质、坦荡的胸怀、诚实信用的为人准则,又包括高度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等等。要想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就不能以老同事、老部下、至亲好友为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对于德才兼备的人才,不管他来自于何方,毕业于何校,都应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

  在面试中,西门子公司会特别关注应聘者加入西门子的动机。诚实是西门子最为重要的一个用人标准。对于跳槽者,如果员工本来在原公司职位跟这儿差不多,西门子会问他们跳槽的原因。有人会说: 我被公司解雇了,我需要一份工作。西门子最后用不用不会取决于这句话,但至少说实话的人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人说,因为我最近搬了家,这儿离我家挺近。西门子也会觉得这样的回答很实在。求职者可以明确地提出与收入或待遇有关的问题,这也是西门子面试时一个必问的问题。西门子觉得关心待遇是很正常的,收入对个人来说很重要,所以,应聘者不必遮遮掩掩,完全可以大胆说出自己对收入的期望值。记住,实事求是就一定会得到重视。

  最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注意发掘人才,还应当学会甄别人才的价值。遵从"无功即过"的原则,应把一些在工作中没有突出表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如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而著称的徐庶等,进行调整或辞退,而那些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类似把庞统引荐给曹操导致大败的蒋干之流,无疑是潜藏在组织内部的定时炸弹。

  4. 选拔人才: 营造后浪推前浪态势

  能否敢于大胆启用新人,是管理者的思维与能力问题。在用人上,年轻化毫无疑问是一个总的趋势,但这里所说的"新人",并非一定是年龄上比较低的年轻人,而是相对于工作岗位而言资历和职位较低者。

  孙策死后,孙权接班,按照兄长的遗嘱仍把军权交给周瑜。周瑜随后又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孙权听取了鲁肃的建议,建立了大学社,面向全社会广招人才,此后吴国后继人才源源不断。可以看到,吴国对重臣人才的任用保持高度有效的连续性,既有内部培训提拔的才俊,也有相互举荐得来的能人,于是出现"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的人才新老接替的欣喜局面。

  孙权与曹操、刘备有所不同,曹操和刘备都是在南征北战的群雄角逐中,开创出自身基业的,他们自己就是直接统兵作战的军事统帅。《三国演义》中刘备所打的胜仗似乎都是军师诸葛亮的贡献,其实这是有悖于史实的,刘备生前的军事活动中主角是他自己扮演的,刘备死后诸葛亮才直接统兵作战,成为最高军事统帅。而孙权不同,他继承父兄之业,巩固开拓,首先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其军事工作,他主要依靠着一些杰出的统帅人才办理,这就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因为他任用得当,所以他同样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周瑜是孙策选拔出来的,可以说是他留给孙权的政治遗产。"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他是江东最出色的人物之一。周瑜生前,江东在军事上,一直取进攻开拓之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