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创造了生动而深刻的喜剧形象,但他却极力反对有声电影。
人是可以认识自己、把握自我的,人的自信不仅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和价值,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有缺点和毛病。我们不苛求完美,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两重性是不易改变的。所以,我们应当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和感觉,我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短处、缺点,我深知自己的潜能和心愿,也看到自己的困难和局限。人类永远具有灵与肉、好与坏、真与伪、绚烂与孤独、坚定与犹疑等等两重性。
自我容纳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自己,也能正确理解和看待别人的两重性,这样就会抛弃骄傲自大、清高孤僻、鲁莽草率之类导致失败的弱点。我们以这种自我认识、相互包容的观念意识付诸行动,就能从自身条件不足和不利环境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不必藏拙,不怕露怯。即使明知在某方面不如别人,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也会果敢行动,我行我素。因为任何一个人只有经过跌跌撞撞,爬起来再来,才能学会诸多本领和技能。
任何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有无知无能方面,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因而,人人在自我表现和与人交际中都会有“出丑”的表现。有些人由于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缺点,拿出勇气,去革新和突破自己,所以,他们情愿不做事、不讲话、不交际,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在灯光灿烂、乐曲悠扬的宴会厅里,他们很想站起来跳舞,可是怕别人笑话自己舞技拙劣,宁愿做一晚上的看客。跳得好的人越多,观众越多,他们就越鼓不起勇气。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写道:倘要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最多是形成一个平庸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
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与人类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一位经营者如果只能见人之所短而不能见人之所长,从而刻意于挑其短而不是着眼于其长,这样的经营者本身就是弱者。有些人,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放弃完美。因为不追求完美将达不到理想的目标,这只是一种惯性思维,事实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有放弃完美,才能树立起自信自爱的意识,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追求。
不要使爱成为枷锁,让它就像你们灵魂之间自由流动的海水。
懂得放手,给爱一个空间
一个卷入婚恋多年的女子,迟迟不能走出这个其实对她来说已经是苦远多于甜的关系。她说:“我忘不了那些他曾经给过我的浪漫、深刻的爱的感觉。”
另一个女人的男朋友感情出轨多次,尽管痛苦她却始终不愿分手,她说:“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了,要分手,我不甘心!”
当爱远走,放弃和放手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无法忘却曾经有过的美好,无法相信现实,而让更多的痛苦压在自己的肩上、心上;让自己和对方一起痛苦,究竟是否惩罚了对方也许还是未知数,但是自己绝对是被惩罚最重的一个。因为你剥夺了自己重新享受快乐和幸福的权利。
放手让爱的人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这却是唯一的良药。否则,我们就会处在无休止的痛苦、气愤和沮丧之中。
所谓放弃和放手的艺术,并不单只在爱情消逝的时候适用。事实上,当爱情还在的时候,就懂得放手的道理,往往是更积极的治本的方法。
从小到大,在每一段关系里,我们都是在寻找着一方面与人连结、一方面与自己连结的双向路线。也就是说尽管再亲密,我们也需要拥有自己的空间。亲子关系、家人关系、朋友关系都如此,爱情关系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失去了这样的空间,我们很快就会觉得被束缚,觉得窒息,觉得痛苦。
因此,当爱还在的时候,懂得适当放手,给爱一个空间,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实,如果仔细而深入地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在爱时仅仅要求双方粘在一起,往往是因为害怕、因为缺乏安全感、因为嫉妒、因为要把自己生命的责任和重量交在对方身上,而不是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