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景不常,年轻人为了驾驭野马,不慎被摔下马背,跌断了腿。于是族人开始传说野马为不祥之物,才会为年轻人带来如此的灾祸。
年轻人只得留在床上休养,家人对这匹野马心生怨怼,纷纷走避,并为年轻人的遭遇感到难过。
正巧,那时正逢兵荒马乱,族内的年轻男丁皆被抓去充军,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因摔断了腿,留在家中,免受征召。族人又开始众说纷纭,赞许“良驹”为年轻人带来幸运,免于一劫。
人生路上的得失祸福,岂是一时可以论断的?
生命行进的过程中,或许会遭遇一些起承转合,我喜欢这个“少年和野马的故事”,它教我们用平实的心情看待人生一时的喜与忧,也用平实的心情顺其自然,在不同的激流中发现一些人生的智能与契机。
挫折何尝不是老天交付的功课,挫折又何尝不该值得感激?
有人抱怨上帝——因玫瑰有刺;
有人却赞美上帝——因刺中有玫瑰。
人生无常,当下最真。
一位企业家谈及他的生死观时说,他曾生过大病,住过加护病房,在生死一线间被拉回人间。从此思索着:“我还有什么事没做,要及时做?”他说:“现在我的每一天,都过得是很感恩的生活。以前怕死,之后不怕了。像前些时候飞机常失事,我却照样搭飞机在国内外飞来飞去。事业上越来越放下,志业越来越提起。”
他从死亡边缘回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馈社会。他说:“真正的欢喜,是亲身投入。”
兰登曾说过一段深含寓意的话:“在我们一出生时,就应该有人告诉我们:你在朝向死亡前进。那么我们就会全心全意地好好生活,善用每一天和每一分钟。”
时间,由无数个“当下”串在一起。每一瞬间、每一个当下,都带有有恒的种子。抓住每一个当下,人生了无缺憾。
许多人一心想活得长寿些,与其活得长,倒不如活得好。重要的不是你活了多久,而是你活得“好”;重视生命的“亮度”而非长度。
套用一句伯纳德?杰森的话:活得够长,不一定活得够好,但是活得够好,就是够长了。
有些时间专家建议你,假如自己只剩下七天生命,那么你将如何安排?和谁共度?多半的回答是:
“如果我只剩七天,我会告诉××我对他的爱。”
“如果我只能活七天,我要坐在海边,欣赏夕阳……”
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做些使生命更完整的事,而且也都意识到这件事的迫切。那么,还等什么呢?为什么要等到只剩下“最后”的七天,才愿意去做这些事?为什么不现在就做?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也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心宽化解之。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此人生岂不让人伤心透了?否。有句话你是知道的,叫“好事多磨”。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念:失意是一种磨炼的过程,心即使在冰冻三尺之下也不会凉的。有瑞雪兆丰年之说,雪愈大,年愈丰。
“比海更宽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生活不论如何磨人,如何将你压缩在一个四方的小盒子里,但思维的空间是不受限制的,心灵的视野没有藩篱,无比宽广,任你驰骋。来去自如,生命的迷人之处就在这里!
站得高,你就看得远,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乐悲恐惊,七种情感,品之不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如果一生无挫折,未免太单调、太无趣、太乏味。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
人很善良,常常把宽容给了陌路,把温柔给了爱人,却忘了给自己留一点。有一句话很有用,叫“没什么”。对别人总要说许多“没什么”,或出于礼貌,或出于善良,或出于故作潇洒,或出于无可奈何;或是真不在意,或是别有用心。不管出于什么,谁让生活有那么多不尽人意之处?如果你要劝解自己,也要学着这么说。缺少阳光的日子很忧郁,你要学会说“没什么”,失去朋友的生活很寂寞,你要学会说“没什么”。自己已经很累了,也需要一种真诚的谅解,说句“没什么”,对你自己,对自己疲惫的心灵。这么说着,并不是让你放纵所有的过错,只是渴求自拔:也不是决意忘怀所有的遗憾,只是拒绝沉溺。自己劝慰自己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