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亲子教育: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 正文     【发表评论


第28节:孩子的任务就是玩(3)


  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很多,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或创造一些作为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诱饵”。假如孩子真的玩着玩着对学习乐此不疲了,家长到时候对他的“贪玩”恐怕求之不得呢!

  玩出非凡的创造力

  游戏,尤其是类似“过家家”、表演故事等角色游戏,是发挥孩子想象力、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式。给孩子几张用过的车票,他可能会演绎出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一桩趣事;给孩子几把小勺子、小铲子,他可能会像模像样地张罗一桌宴请亲朋的“大餐”;给孩子一小块面,他可能会搓出一个球、一个鸭梨、一只小老鼠;给孩子一把扫帚,他可能会给《哈利?波特》编出一个更有“看点”的结局;给孩子一张画了个大大的代表月球的圆,他扮成宇航员走在上面,没准真能讲述一连串“探月之旅”中的奇遇……

  只要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道具,他就会结合以往的生活阅历,上演一部部“好戏”。家长可不要以为孩子的行为太过滑稽和可笑,恰是这一个个“稚嫩”的举动孕育了非凡的创造力和成长的真正飞跃!难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这样比喻道:“每一个游戏中的孩子,看上去都像是一个正在展开创造的诗人。你看,他不是在重新安排自己周围的世界,使它以一种自己更喜欢的面貌呈现出来吗?谁也不能否认,他对这个新世界的态度是真诚的,他对自己的游戏十分当真,舍得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精力和注入自己最真挚的感情。”

  当孩子全身心投入在自编、自导的游戏中时,家长应该做点什么呢?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否定、质疑、嘲笑孩子,而要表现出关注、肯定和欣赏。第二,在不打断孩子游戏的前提下,适当介入他的游戏,例如,孩子给娃娃盖好“被子”后,家长可以建议:“再垫个小枕头,她(娃娃)会更舒服。”这种简单的介入对孩子身心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都证明,家长参与孩子游戏对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第三,对孩子的游戏加以必要引导。例如,孩子对假想的角色(可能是手中的一个玩具)产生摔打等暴力行为时,家长必须通过告诉孩子“这样他会很痛,他的妈妈就会很伤心,就像假如有人打你我也会很伤心一样”等比较温和的方式,及时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

  玩出强烈的探索欲

  探索欲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探索欲是怎么来的?——是玩出来的!

  挖穿地球

  两个小孩在院子里挖洞,挖得不亦乐乎。一个在旁边看热闹的大人不解地问道:“你们挖什么呢?”其中一个孩子回答:“我们打算把地球挖穿!”

  大人哈哈大笑起来:“什么?挖穿地球?你们把地球当成皮球了吧?”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