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结束之后,我被调到了车辆管理所,管理车辆登记、机动车检测和驾驶员审验工作。虽说职位不高,但权力不小,在某些人眼里仍是个“肥缺”。
当时,走私车特别多,如果管理车辆登记的人睁只眼闭只眼也就放过去了,但车辆到了我这里,如果手续不齐全,不管是谁一律查办,亲戚朋友也不例外。我的工作宗旨就是不让一辆走私车过境,这是我的职责,谁也别想在我这儿钻空子,在公事方面、在国家利益方面,没有什么情面可讲。
我有一个老同学一直没有正式工作,不知是谁给他出的主意:“你既然和交警队的修涞贵是老同学,办个车务中介公司,不就赚大钱了吗?”这位老同学听说后,急不可待地找到我,郑重许诺说:“赚了钱咱俩分,决不亏你。”
我当即打断他的话,“这种事你想都不要想,根本行不通。生活上有难处你尽管找我,做生意我也可以帮你,这件事儿就别想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我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反正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都说我死脑筋、不开窍、不近人情……但我始终按照原则办事。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它的唯一功能就是为人民服务,决不能让手中的权力成为个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要赚的,但是赚钱一定不要靠歪门邪道,要坚定不移地走正道,财路才能宽广无限。私心是万恶之源,急私近利的人不配当领导。小气的人也做不了领导,有多大的胸怀你就能干多大的事儿。什么是做人的快乐?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君子之乐,是大乐。《涅槃经•梵行品》说“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一句话,就是做什么事都要从利他、从有利于别人的角度出发。一个人有没有德,关键得看他发乎外的东西是利己还是利他。内修上德以管好自己,外结良缘以经营世界。
中国古人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理想。“修身”即为“做人”,是读书的首要“宗旨”。孟子把做人的原则阐述得更加登峰造极,曰:“吾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说:“那一种气,最盛大也最刚强,以正直去培养而不加妨碍,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那一种气,要和义行与正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集结义行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义行就能装扮成的。如果行为让内心不满意,它就萎缩了。要培养此气,有三个条件,第一是‘直’,包含真诚和正直两个意思;第二是‘义’,义者,宜也,代表在各种情况下,随时都要用理性做判断;第三是‘道’,人生的光明大道。培养浩然正气说穿了是一种道德实践。”有此浩气,就可傲立于天地间,成为“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
我觉得“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浩然正气”。“浩然正气”的培养要“集义所生”,必须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终年累月,慢慢做,每天做,长期做下去,才能自然有成。这也是我一生之求索。
我始终秉承“做事先做人”的理念,坚信自己的良心是好的、信念是对的。我坚守住自己的品德和情操,坚持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学会用一定的哲学思维对事物加以辨别、分析。实在看不清、摸不准的,就用良心这杆秤来称称,想一想自己到底该不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