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青春正能量

 
    

问(2)

周迅十八岁时,还在浙江艺术学院读书,她不知道也几乎没想过,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有一天,老师问她:“周迅,你希望十年后的你是怎么样的?”

她想了想,回答说:“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是最好的演员,并能发布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

老师说:“好,那我们把时间倒过来想,十年后,你二十八岁,成为中国最好的演员,并有一张自己的音乐专辑,对不对?”

周迅点了点头。

“那在你二十七岁时,除了接拍各个名导演的戏,还要有一张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拿给各个音乐公司听。”

老师停了停,又说:“那在你二十五岁时,除了在演艺事业上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另外在音乐方面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二十三岁就必须接受各种培训和训练,包括音乐上和肢体上的。”

“二十岁的时候就要开始作曲、作词。在演戏方面就要开始接拍大一点的角色了。”

老师的话让周迅感到巨大的压力。回观此刻,十八岁的自己,依然是个什么也不懂,虚度时日的女孩。

老师看着她,最后,恰似总结陈词似的,说:“周迅,

你是一棵好苗子,但是你对人生缺少规划、散漫而且混乱。我希望你能在空闲的时候,想想十年以后的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你确定了目标,那么希望你从现在就开始做。”

周迅后来形容发生在1993年5月的老师的这番话是她人生的“第一次觉醒”。后来,她一直为十年后的自己而努力着,接拍了《那时花开》和《大明宫词》等电影、电视剧,慢慢让观众了解和接受了她,并在十年最末了的时候,如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夏天》。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如果你多自问:十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的?我要为十年后的我做什么?你的人生,必定会通过以上问题,而变的不同。

当然,人生的“自问”并不仅限于对自己过去、未来、现在的思索,更不妨脱开“我”这个固定身份,通过阅读、通过对当世其他人的了解,想想自己如果是“别人”,会做

出什么抉择。用这样的方式训练自己,久而久之,你的思考就不仅限于个人经验里了。

知识来自于“问”。“问”是人类接近天堂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