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追求课堂艺术的负效应

作者:秦军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6-01-01

完美的课堂教学,每每都离不开教育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趣味价值。当教育、认知价值超乎审美、趣味价值时,这种追求便是有价值的。实际上,人们常常绞尽脑汁来设计程序、营造氛围、注重教态、驾驭言辞······孰不知,在很大程度上是刻意追求趣味性,审美性的,因而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教学的认知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太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不是着力于如何使学生学好,会学,而是着眼于如何使自己的课教得完美,有艺术性。于是设计目标、步骤、高潮、过渡、照应、乃至于语言。诸种设计框定了学生的思维范畴,扼杀了他们思维的创造性。“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超越的机遇没有,也就难以尝试到自己开创,获取的喜悦感。从形式而言,实属轰轰烈烈,实质上毫无收效。www.lvyougl.com

二、太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应为主体服务。实际上,主体却成了主导的陪衬,学生成了配合教师表演的道具。教师引、逗、点、拨,学生紧紧跟随,课文美让人叹为观止;教学美、教态端庄、语言活泼有趣,学生迷醉之中,忘掉了自身的存在,自发思考、探索、解读得不到很好的展现,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得不到培养。

三、太注重学习趣味的开发。为使学生学习有趣,新课伊始,教师总要设计一段引语来激发兴趣,课课必激,易发亦易失,由此而产生的惯性,惰性就会使学生渐渐丧失自觉学习主动探寻的责任感,使命感。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加以调控,刻意追求形式上的“生动活泼”,置知识能力训练于不顾,学生求学应有的吃苦精神,严肃的态度,在课堂上得不到体现,就会导致种种弊端,譬如“眼高手低”,“问起来什么都会,做起来什么都错”...

四、太注重板书的完美性。直观,醒目的板书设计会令人赏心悦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如若为板书而板书,机械地套用一些几何图形,画地为牢,势必会束缚师生的思维,成为教与学的枷锁。

刻意营造的东西常和艺术相悖。教学艺术毕竟不属纯艺术的范畴,真正精美的艺术镜头,总是和执教者高深的教育思想,博厚的教学功底,优良的教学修养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分不开的。(作者:秦军)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励志教育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