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作者:陈景胜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5-08-20

“七夕”的别称

陈景胜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根据历史文献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情的节日。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久而久之,七夕也就成为了“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关于“七夕”的别称是很多的,笔者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www.lvyougl.com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女儿节。

香日:七夕的晚上,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于满天飘香,故说香日。

双七: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穿针节。有个歌唱道:“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巧食节:我国七夕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为各种瓜果和各式面点。晚上人们一面欣赏璀璨的星空,假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一面吃着各种巧食为的是乞巧心智和财富,希望自己的婚姻、家庭美满幸福。

避节:是说七月七不得迎新嫁女。江浙一带有句民谚:“度夏一个节,送夏七月七。”入夏时,新出嫁的女儿要去娘家度“夏凉”。小住一段日子后在秋凉时回夫家,叫做“送夏”,这样做,是怕王母娘娘看到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后强迫他们分开。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紫色情人节:根据紫阳花的盛开时间来说的,紫阳花又称绣球花,盛开在梅雨季节(夏天开放),因花从盛开到凋零会变很多颜色:有红蓝绿青等好几中颜色,代表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而紫色是浓到淡的紫色也象征多变所以用紫色象征紫阳花,不是因为它善变,是为了在梅雨季中也能使我们快乐,才如此殷勤的变化著自己的色彩。如果七夕在处暑之前,就是紫色情人节了。今年的七夕在8月23日处暑之前,所以七夕这天也叫“紫色情人节”。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节日大全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